秦人燔六经,非与经为仇。
方其勇决时,亦为子孙谋。
敛金铸巨人,岂复畏锄耰。
千载恶名在,尚与黄河流。
秦人燔六经,非与经为仇。
方其勇决时,亦为子孙谋。
敛金铸巨人,岂复畏锄耰。
千载恶名在,尚与黄河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六经(其二)》,主要探讨了秦始皇焚书的历史事件。诗中指出秦人焚烧儒家经典并非出于对经典的恶意,而是出于当时的政治考量,试图通过统一思想来巩固统治,为子孙后代奠定基础。然而,他们铸巨像的行为并未能抵挡住农民起义的锄耰之威,最终留下了千年的恶名。诗人以黄河比喻历史长河,强调这种恶名将永远伴随着秦朝的消逝而流传。整首诗寓言深刻,批评了专制统治者忽视民心和长远影响的短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