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深沉思考。首句“年年最后饮屠酥”描绘了诗人每年岁末与朋友相聚,共饮屠苏酒的情景,屠酥是一种传统节日饮品,寓意驱邪避疫。次句“不觉年来七十馀”感慨时光匆匆,转眼已过七十个春秋。
第三句“十二春秋新罢讲”暗示诗人曾担任教职,教导弟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五千道德适亲书”引用《道德经》五千言,表明他对儒家和道家经典都有深入研读,体现了其深厚的学识修养。接下来,“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运用比喻,树木历经风霜仍坚韧,船只虽经波涛但载物空虚,寓意人应如木般坚韧,内心充实。
尾联“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常在聚会时被同僚问及是否考虑回归故里。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生活琐事之中,展现了苏辙的文人情怀和人生智慧。
如麻密雨不收脚,妒花恶风常打头。
那无一日好天气,只有千山供客愁。
垂杨未系金袅娜,隔叶倦听黄栗留。
南坡是处堪欣赏,把酒还曾酹我不。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
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
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
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