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日》
《除日》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馀。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0)
注释
屠酥:古代的一种节日酒,此处指岁末饮酒庆祝。
罢讲:结束学术研究或教学。
五千道德:指儒家经典《道德经》。
蠹:蛀虫,这里比喻虫害。
虚:空虚,指内心空洞。
赋归欤:引用《诗经》中的‘归欤’,表达归隐的愿望。
翻译
每年年末都喝屠酥酒,不知不觉已年过七旬。
刚刚结束十二年的儒家经典研习,又开始研读五千条道德准则。
经过霜雪考验的树木根部没有虫害,航行在风浪中的船只装载着空虚的内心。
自己惊奇多年来作为客居者在箕山颖水间,常常因为同道朋友的诗作而产生归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深沉思考。首句“年年最后饮屠酥”描绘了诗人每年岁末与朋友相聚,共饮屠苏酒的情景,屠酥是一种传统节日饮品,寓意驱邪避疫。次句“不觉年来七十馀”感慨时光匆匆,转眼已过七十个春秋。

第三句“十二春秋新罢讲”暗示诗人曾担任教职,教导弟子,如今已是白发苍苍。“五千道德适亲书”引用《道德经》五千言,表明他对儒家和道家经典都有深入研读,体现了其深厚的学识修养。接下来,“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运用比喻,树木历经风霜仍坚韧,船只虽经波涛但载物空虚,寓意人应如木般坚韧,内心充实。

尾联“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常在聚会时被同僚问及是否考虑回归故里。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生活琐事之中,展现了苏辙的文人情怀和人生智慧。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其一

楼下遗踪宛可寻,尚须宾从一来临。

三峰嵂崒浑依旧,双阙岧峣复见今。

麻麦向来迷绿野,簪缨久矣负儒林。

使君不惜褰帷问,慰我邦人望望心。

(0)

离都下

经年不踏软红尘,偶入修门事事新。

本为湖山寻旧约,却愁风雨送行人。

多情黄菊空搔首,无伴芳醪可入唇。

今岁重阳殊草草,南坡归梦夜来频。

(0)

家书送白额因赋

虎踞南山孰敢樵,盗渠名字却深逃。

谁能雪里穷三窟,缚送尊前慰老饕。

试唤玉纤揎碧袖,笑看霜片落金刀。

族庖堪恨无风味,红晕蒸花更藉糟。

(0)

春晚汉老弟不来有怀南坡

如麻密雨不收脚,妒花恶风常打头。

那无一日好天气,只有千山供客愁。

垂杨未系金袅娜,隔叶倦听黄栗留。

南坡是处堪欣赏,把酒还曾酹我不。

(0)

和郡人汤倅中秋月

怪底今宵眼界宽,银潢不动蘸金盘。

未应天上追时好,无奈人间别样看。

酒盏飘零惊鹤唳,笛声哀怨起龙蟠。

经年不复南楼梦,且作三人取次欢。

(0)

即事·其三

归来世事任浮沉,车马萧条门巷深。

一榻容身无妄想,两餐度日少关心。

园收佳实随时荐,瓮有新篘待月斟。

老觉閒居浑有味,不须荣宦说骎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