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荒培薄寺东隈,一种风光百样栽。
谁妒眼中无俗物,前花开遍后花开。
锄荒培薄寺东隈,一种风光百样栽。
谁妒眼中无俗物,前花开遍后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锄荒培薄寺东隈,"表明诗人站在一个修缮过的稀疏树木环绕的寺庙东侧,可能是在春天或秋后进行耕作。这里的“锄荒”不仅是对劳动场景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返璞归真、脱离尘世的意境。
"一种风光百样栽"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加工。尽管自然界中万物各有其生长规律,然而在诗人的眼里,这些不同的景象却汇聚成一种超然世俗的美丽。
"谁妒眼中无俗物,前花开遍后花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谁妒"意味着没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景致过时或不佳,而"眼中无俗物"则是说诗人的视野里已经超脱了凡尘的纷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宁静。最后两句通过对花开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不断更新的自然周期感受,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美好。
鹤巢山亭上,其下多紫芝。
芝生鹤雏长,举目皆天机。
云水非江海,丹青辞栋楣。
信美不可即,有时梦见之。
轩裳亦何以,坐此长别离。
高歌谢园绮,往矣吾其随。
愚公移山骨成丘,精卫塞海徒怀忧。
岂知天台万壑里,一夜绝险成安流。
筑堤回波谁始谋,艾斋老人今白头。
老人头白何所求,名与此水俱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