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隐逸之人的情景。开篇“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表明诗人对官场生活无意,而是向往自然山水之间的清净生活,寻访那些选择远离尘世纷扰的人物。
“童先孤鹤化”则运用了古代典故,指的是传说中的童子将一只孤独的大鹤养至成双,这里比喻隐者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脱。紧接着的“云伴一身闲”进一步描绘出隐者的悠然自得,无拘无束。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行动,“碍笋新移路”显示了他为了寻访隐者而不畏艰难,甚至改变路径去适应自然环境。最后的“低墙为看山”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向往,他愿意放慢脚步,以便更好地欣赏山川之美。
末两句“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显示出诗人在寻访隐者过程中的耐心和细致,以及他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透露了作者自己对自然、隐逸生活的一种深切体悟和内在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