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早岁嫠居久,儒家守志贫。

白头躬祭祀,老眼喜缝纫。

哭妇无遗恨,怜孙不忍嗔。

一朝违孝养,力疾叫苍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ngběitángtàirénwǎnshī
sòng / zhāngyuángān

zǎosuìjiǔjiāshǒuzhìpín

báitóugōnglǎoyǎnfèngrèn

hènliánsūnrěnchēn

cháowéixiàoyǎngjiàocāngmín

翻译
早年丧妻孤独生活已久,坚守儒家信念度过贫困岁月。
年迈头发花白,亲自参与祭祀,老眼中满是对缝纫的喜爱。
为亡妻哭泣已无遗憾,对孙子充满怜爱不愿苛责。
突然有一天未能尽孝,尽管病重仍竭力呼唤苍天。
注释
早岁:年轻时。
嫠居:寡居。
儒家:儒家学派。
守志:坚守志向。
贫:贫困。
白头:老年。
躬:亲自。
祭祀:宗教或家族的祭拜活动。
缝纫:手工缝制衣物。
哭妇:为妻子哭泣。
遗恨:遗憾。
怜孙:疼爱孙子。
不忍:不愿意。
违孝养:违背了奉养父母的义务。
力疾:尽力挣扎着。
叫:呼喊。
苍旻:苍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妇人生境遇,她一生守着儒家之道,虽然生活贫困,但仍旧坚持自己的信念。诗中通过“白头躬祭祀”这一句,展示了她即便到了白发苍苔之年,也依然恭敬地进行家庭的祭祀活动,表达了一种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维系。

“老眼喜缝纫”则描写了她在晚年仍旧保持着勤劳的品格,即便是简单的针线活,也能带给她乐趣。这里也许反映出一种平淡生活中的满足与幸福。

“哭妇无遗恨,怜孙不忍嗔”两句展现了老妇对逝去亲人的哀痛以及对晚辈的慈爱。在她的眼中,即便是犯错的小孙儿,也被她视作可怜而不能生气。

最后,“一朝违孝养,力疾叫苍旻”则表达了老妇在临终前,对子女未能尽到孝顺之心的遗憾,以及她即使病重也想要见到远方孩子的心情。这里“苍旻”是古代称呼远方亲人的词汇,体现出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老妇一生的回顾,展现了她的坚韧不拔、勤劳朴素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对她生命历程的一种赞颂。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禽言十首·其六

布谷布谷。刈得一斛粳,簸得三斗六。

釜无糜,莫为粥。乳燕雏成丝上簇。

一雨一晴二麦熟。无菽一朝饥,无麦半岁畜。

偻偻跦跦且布谷。

(0)

感秋十二首·其五

蕉生北牖下,因霜渐黄萎。

竹惟不畏寒,竹花陨差差。

无情有荣悴,有情能弗悲。

相辞风雨霰,相娱竽瑟篪。

良朋共晨夕,常苦隔山涯。

谁能不惜别,皓首惋离居。

(0)

仲春万寿山即景

前日问安无暇到,今朝到为问安回。

已看绿柳风前舞,恰喜红桃雨后开。

蓄眼芜珠缘带露,称心山黛不生埃。

分明胜概西湖上,祇少北高峰影来。

(0)

创得斋

创得由来此创成,山庄亦用此为名。

不因数典翻推祖,设论居前合号兄。

观物何曾有定象,喜新率可识常情。

花芳未发知春入,乍听岩禽自在鸣。

(0)

题飞淙阁

天一本无翼,淙空乃若飞。

势疑翔且翥,色讶是耶非。

冲出气元漠,擘开山翠微。

今朝观振鹭,周雅辨依稀。

(0)

题素尚斋

西坛举春祭,西苑驻春旌。

问寝已云阔,传餐便以行。

韶回树改色,冰解瀑添声。

黻芾兹更服,差符素尚名。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