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道初名世,乘时遂致君。
平分百年算,中据两台文。
行翣连寒树,凝笳上晚云。
路人那得识,挥涕指幽坟。
怀道初名世,乘时遂致君。
平分百年算,中据两台文。
行翣连寒树,凝笳上晚云。
路人那得识,挥涕指幽坟。
这首诗是宋代蔡襄为怀念他的友人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首先赞扬了宋宣献公正直不阿,凭借才德在乱世中脱颖而出,辅佐君主。他的一生被形容为"百年算"的平均分配,显示出他在朝廷中枢的重要地位,"两台文"可能指的是宰相或高官的文案工作。
接着,诗人描绘了宋宣献公的风范,他的身影如同行云流水般与寒林相伴,晚间的笳声也似乎融入了云端,形象地刻画出他高尚的品格和遗世独立的气质。然而,这样的贤者却已离世,路人无法理解他的深沉与伟大,只能含泪指点着他静静安息的幽坟。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悼和敬仰之情,以及对逝者高尚人格的赞美。
老年于世百无与,待尽光阴而已耳。
佳时令节或难忘,有酒还随大家喜。
一时过去少一时,打算百年能得几。
满前童丱倏突弁,少者如斯老何恃。
去年中秋月在城,白璧团团酒波里。
今年中秋月在家,买酒邀宾走儿子。
云漫天黑月失色,老子之兴殊败矣。
老子非月能万古,暂借一光何足鄙。
中秋失月不中秋,人固无聊月当耻。
常时有月我无酒,有酒呼月今不起。
有无无有两难谋,要是天公忌全美。
世途茫茫寓万事,颠之倒之亦如此。
眼中屠贩却封侯,意外诗书多饿死。
便从一月观万变,何敢容心必其理。
感深坐久欲添衣,风急秋高月如水。
近年黄河决,其半民所居。
高者为洲渚,下者为沮洳。
昔逢禾与麻,今见鳖与鱼。
园庐尽漂荡,桑枣遗朽株。
尚留水中央,撑拄不可除。
参错犬牙峙,累累星斗如。
舟行一有遇,垫没无复馀。
我昨经春初,瀰漫若江湖。
及还值冬晏,水缩成丘墟。
我舟既已胶,我仆亦已痡。
沥觞祷河伯,利涉期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