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风波·其二次韵》
《定风波·其二次韵》全文
宋 / 京镗   形式: 词  词牌: 定风波

休卧元龙百尺楼。眼高照破古今愁。

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

万里西南天一角,骑气乘风,也作等闲游。

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

(0)
注释
元龙:指陈登,三国时人,有壮志,曾登上百尺楼观天下事。
愁:指人生的忧虑或历史的沧桑感。
鸱夷:古代一种皮囊,范蠡曾乘舟隐退,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五湖舟:泛指江湖,象征隐逸的生活。
万里西南:形容极远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边疆。
骑气乘风:形容豪迈的气势,如同驾驭风云。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代指边疆地区。
翻译
不要在那元龙百尺高楼躺卧,目光远大能照亮古今的忧愁。
如果不做支撑天地的八根柱子,那就学学范蠡,泛舟五湖享受生活。
在遥远的西南天空的一角,驾驭着气概和风,也能当作寻常的游玩。
别说我已老去玉门关,壮志依然如云,面对秋天也不觉惊慌。
鉴赏

这首宋词《定风波·其二》是京镗所作,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不凡的人物形象。首句“休卧元龙百尺楼”,借东汉名士陈登(字元龙)的典故,表达主人公不愿庸碌度日,而是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视野。“眼高照破古今愁”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胸襟,他的目光穿透时空,无所畏惧。

接下来,“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表达了主人公的壮志,他要么承担起国家重任,要么选择隐逸江湖,都显示出他的决断与洒脱。词人以“万里西南天一角”描绘广阔的天地,主人公意欲乘风破浪,任意东西,视万里江山为寻常游历之地。

最后两句“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点明主题,即使身处边关,年华渐老,但他的壮志豪情依然如昔,不因岁月而减,不畏艰难,保持着昂扬的精神风貌。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豪迈气概和人生哲理的词作,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英雄主义情怀。

作者介绍

京镗
朝代:宋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初夏雨景

一夜甘霖沛泽流,朝来点滴势方稠。

桐孙绿嫩重经洗,鱼子黄肥尽欲浮。

湿润侵阶疑溽暑,峭寒著体讶新秋。

倚吟无限心中喜,麦垄芃芃正似油。

(0)

冬至斋居

消息初阳复,南郊大祀临。

一衷思帝载,至日见天心。

丙夜几常敕,斋居念转深。

燔柴将对越,惴惴敢忘钦。

(0)

雨二首·其一

细雨落还止,油云断复行。

当秋著物冷,洒迥织丝明。

溪口添新涨,檐牙续旧鸣。

来朝直北望,天净五云城。

(0)

赐怡亲王

屏藩重寄赖宗臣,夹辅宣猷翼紫宸。

尽职从知忠荩切,好书犹见性情醇。

银潢?里圭璋器,花萼楼前雨露春。

善体贻谋须黾勉,永承惠泽䔍亲亲。

(0)

夜静观书

深宫夜静漏声长,芸籍閒披御案香。

为念民依难洞悉,频观书史鉴兴亡。

(0)

倪元镇松亭山色即用其韵

苍松白石皆堪赋,点笔秋光罨轩户。

我偶得之不忍舍,彼草亭中曾少住。

何须更咏石田句,世间得失空云雾。

萧斋一榻篆烟清,窗外羲娥任晨暮。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