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白石皆堪赋,点笔秋光罨轩户。
我偶得之不忍舍,彼草亭中曾少住。
何须更咏石田句,世间得失空云雾。
萧斋一榻篆烟清,窗外羲娥任晨暮。
苍松白石皆堪赋,点笔秋光罨轩户。
我偶得之不忍舍,彼草亭中曾少住。
何须更咏石田句,世间得失空云雾。
萧斋一榻篆烟清,窗外羲娥任晨暮。
此诗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题为《倪元镇松亭山色即用其韵》。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
首句“苍松白石皆堪赋”,描绘了一幅苍松挺立、白石铺地的画面,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接着,“点笔秋光罨轩户”一句,通过“点笔”这一动作,将秋日的景色生动地融入了室内空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我偶得之不忍舍,彼草亭中曾少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不舍,同时也暗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诗人似乎曾在某个草亭短暂停留,但那份对自然的亲近与感悟,却让他难以忘怀。
“何须更咏石田句,世间得失空云雾。”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无需再吟诵那些关于得失的诗句,因为世间的荣辱得失如同云雾般虚幻,不应过分执着。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萧斋一榻篆烟清,窗外羲娥任晨暮。”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萧瑟的书斋中,静静地坐着,享受着篆香的清香和窗外日月交替的宁静生活。这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正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