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晴登楼》
《雨晴登楼》全文
宋 / 范致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从南北避胡尘,怀抱衰残不复新。

万里家乡常入梦,一帘风雨最关春。

红疏绿暗能伤客,江静山明却慰人。

老去也知登览倦,闭门僵卧动经旬。

(0)
鉴赏

这首诗《雨晴登楼》由宋代诗人范致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时的复杂心境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联“自从南北避胡尘,怀抱衰残不复新”,开篇即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沧桑与疲惫。在经历了战乱与动荡之后,诗人的精神世界似乎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衰败,不再焕发往日的活力与激情。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也隐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颔联“万里家乡常入梦,一帘风雨最关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影像总是在梦中浮现,而每当春风吹过,细雨蒙蒙之时,这份思乡之情便尤为强烈。这两句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颈联“红疏绿暗能伤客,江静山明却慰人”,则以自然界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变化。红花稀疏,绿叶茂密,这样的景象本应令人赏心悦目,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触动离愁别绪的因素。然而,当视线转向宁静的江水与清晰可见的山峦时,这份宁静与明亮却给予了心灵以慰藉,暗示着即使在孤独与忧伤中,自然之美仍能带来一丝安慰。

尾联“老去也知登览倦,闭门僵卧动经旬”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后对登高远眺的厌倦感,以及在家中长时间静卧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身体力衰的无奈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反省,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变迁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

作者介绍
范致虚

范致虚
朝代:宋   籍贯:福建建阳   生辰:?~1137年

范致虚(?~1137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宋徽宗立,召为左正言,出郢州通判。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七年,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宋高宗即位,徙知邓州,寻加观文殿学士,复知京兆府,因兵败失城,责授安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绍兴七年,召复资政殿学士、知鼎州,行至巴陵而卒,赠银青光禄大夫。
猜你喜欢

四用前韵奉答·其一

沧海尘蒙镜殿光,公卿同哭牝朝亡。

河阴兵问充华罪,乐府歌残妩媚章。

往事数钱怜奼女,异邦传檄过宾王。

枉崇圣母无生法,难遣神兵禦列强。

(0)

阴那山行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

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

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

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

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

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

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吁嗟乎!

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

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0)

星洲喜晤容纯甫副使,即送西行·其一

吾国有爹亚,将为欧美游。

艰危天下局,慷慨老成谋。

新运开三世,雄心遍五洲。

南华楼上话,一夕定千秋。

(0)

凤皇道中·其二

山中五六月,云过雨来时。

岚气阴晴变,秋衣早晚宜。

畲民安世业,茶客话墟期。

行道未应倦,夕阳蝉满枝。

(0)

送季平之澳门,兼订来约·其二

预计重逢日,归途六月中。

山川仍古越,人物几英雄。

把酒酹江月,卸帆谈海风。

行期早吾告,慎勿惜邮筒。

(0)

游西岩作·其二

沧洲东望昼冥冥,一角荒山仗佛灵。

夹径花霏连理树,断碑苔没读书亭。

六时钟磬林光碧,万里帆樯海气青。

坐对石头无法说,将诗吟与蛰龙听。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