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却樊川杜牧之,风流谁赋柳丝丝?
不关请告来归早,惟恐寻春去较迟。
画舫行时长载酒,粉墙到处即题诗。
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纤腰弟子知。
老却樊川杜牧之,风流谁赋柳丝丝?
不关请告来归早,惟恐寻春去较迟。
画舫行时长载酒,粉墙到处即题诗。
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纤腰弟子知。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次韵张都事》,通过对杜牧的怀念和对风流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首句“老却樊川杜牧之”以杜牧的晚年寓言,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风流谁赋柳丝丝”则借柳丝轻柔飘逸的形象,表达对昔日风流韵事的追忆。后两句“不关请告来归早,惟恐寻春去较迟”流露出诗人对春光的珍视和对及时行乐的呼唤。
“画舫行时长载酒,粉墙到处即题诗”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乘船游赏,畅饮题诗的豪放生活,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才情。“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纤腰弟子知”以“狂名”自嘲,表达了诗人虽已老去,但那份狂放不羁的精神仍在,只有那些青春年少的后辈还记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通过杜牧的典故和自身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于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
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
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
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
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
胡不弃影事,直以神理超。
木资不才生,雁得不才死。
投身死生中,未可优劣比。
深藏无所用,一寓不得已。
逍遥同我谁,岁暮于吾子。
圣学相期沧海头,当时各倚富春秋。
班扬文字初无意,滕薛功名自不优。
焦尾朱弦非众听,南山白石使人愁。
传声为向扬州问,相忆犹能把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