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鹃声不断,送我上归航。
湖水自然碧,野花无数香。
数家成聚落,一棹溯横塘。
时听鸣榔响,渔舟出绿杨。
啼鹃声不断,送我上归航。
湖水自然碧,野花无数香。
数家成聚落,一棹溯横塘。
时听鸣榔响,渔舟出绿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归舟景象。诗人以啼鹃的哀鸣作为开篇,仿佛在为归途铺垫情感基调,随后“送我上归航”一句直接点明主题,将读者带入一个即将结束旅程、回归家园的情境中。
“湖水自然碧,野花无数香”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湖面的清澈与周围野花的浓郁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这样的景致不仅美化了归途,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数家成聚落,一棹溯横塘”则转而描绘了沿途的人居景象,小村落的零星分布,以及诗人乘船逆流而上的动态画面,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时听鸣榔响,渔舟出绿杨”以渔舟的出现作为收尾,鸣榔声是渔民捕鱼时敲击船舷发出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寓意着归途中的偶遇与惊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归舟》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归途的景色、情感与生活细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家的深切思念与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