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意行初不谋,泛泛何啻波中鸥。
携家来作闽海梦,三年客食天南陬。
我先人庐在何许,大江之左道阻脩。
奉新家有手足爱,只身归扫先梧楸。
旋当来此营斗粟,南北颠倒无时休。
此心转与世事左,自作磨蚁将谁尤。
安知不满达者笑,穷达一戏如观优。
咄哉吾语亦已堕,且与造物同浮游。
吾生意行初不谋,泛泛何啻波中鸥。
携家来作闽海梦,三年客食天南陬。
我先人庐在何许,大江之左道阻脩。
奉新家有手足爱,只身归扫先梧楸。
旋当来此营斗粟,南北颠倒无时休。
此心转与世事左,自作磨蚁将谁尤。
安知不满达者笑,穷达一戏如观优。
咄哉吾语亦已堕,且与造物同浮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的《建安道中》,表达了作者朱松的人生感慨和旅途经历。首句“吾生意行初不谋”,写出了诗人起初并未刻意规划人生道路,随波逐流般的随意。接下来,“泛泛何啻波中鸥”描绘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海鸥在波涛中自由飞翔。
“携家来作闽海梦,三年客食天南陬”叙述了诗人带着家人来到福建沿海地区追求梦想,但长期在外为客,生活艰辛。“我先人庐在何许,大江之左道阻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归乡的无奈。
“奉新家有手足爱,只身归扫先梧楸”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决定独自回家祭扫先人的坟墓。“旋当来此营斗粟,南北颠倒无时休”表明诗人打算回到建安谋生,生活中的奔波劳碌永无止息。
“此心转与世事左,自作磨蚁将谁尤”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感叹自己与世事格格不入,无人可诉说苦衷。“安知不满达者笑,穷达一戏如观优”则以达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穷困和显达,认为两者皆是世间戏剧,不必过于执着。
最后两句“咄哉吾语亦已堕,且与造物同浮游”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言辞过于消极,决定随遇而安,与自然和命运一同漂泊。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朱松在人生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悟。
掩户千红如海,听雨高楼,愁鹃南国。
吟壶光小,灯飐夜来风色。
沧波自远,梦回何处,雁断犹闻,云飞无极。
试醒登临望眼,倦枕天涯,危槛还凭西北。
载酒十年故地,去来漫忆人事隔。
怅恨佳期晚,但无多芳草,须傍兰泽。
东风吹老,冉冉好春如客。
种柳依桃三径冷,待仙源重觅。
感时溅泪,谁见花下立。
有客邯郸久未回,西厅无奈好花开。
当筵纵赏何由共,日日开轩扫翠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