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
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
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
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收录于《王文公全集》中。从诗的内容来看,它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和对共同承受困苦的渴望。
首句“我起影亦起”通过将自己的行动与身后的影子相联系,生动地描绘出人的孤独感。紧接着,“我留影逡巡”则展现了人在停留时刻,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而“我意不在影,影长随我身”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认。
下半首“交游义相好,骨肉情相亲”表达了对朋友间真挚情谊的赞美,这里的“交游”指的是交际之友,“骨肉”则形容情同手足,亲如一体。最后两句“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抒写了面对无法共享困难时刻的无奈与惆怅,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共同承受生活艰辛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巧妙地运用影子的比喻,以及对友情深度描绘,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感、对深厚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现实无奈的情感波动。王安石在这里不仅表达了个人感情,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写照。
金风荡炎暑,六合气已清。
石崇南山高,晨起见峥嵘。
丝垂虫就茧,彼各有所营。
竹实不足饱,凤凰尚饥鸣。
匏瓜固贱草,引蔓上高城。
土地之所宜,结子如瓶罂。
革带守空文,岁月逝可惊。
木落行且秀,欣欣候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