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僧念佛》
《老僧念佛》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身世皆空境,知空自不悲。

何须临暮日,逐急念阿弥。

裴相安心际,维摩忏罪时。

同归无有地,明月在秋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osēngniàn
sòng / shīshū

shēnshìjiēkōngjìngzhīkōngbēi

línzhúniànā

péixiāngānxīnwéichànzuìshí

tóngguīyǒumíngyuèzàiqiūchí

翻译
人生如梦幻泡影,明白虚无就不悲伤。
无需等到日落时分,急于寻求救赎的阿弥陀佛。
裴相(裴休)的心境使人安心,维摩诘(佛教人物)在忏悔罪过的时候。
最终我们都回归到无有之地,只有明月照在秋天的池塘。
注释
身世:人生的经历和身份。
皆空:全部都是虚幻的。
境:境界,状态。
知空:了解虚无。
何须:何必需要。
临暮日:面对傍晚的日落。
阿弥:阿弥陀佛,佛教中的救世主。
裴相:裴休,唐代宰相,此处代指安心的人。
心际:内心,心境。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菩萨。
忏罪:悔过自新,赎罪。
同归:共同归向。
无有地:虚无的世界。
明月:明亮的月亮。
秋池:秋天的池塘。
鉴赏

这首诗名为《老僧念佛》,是宋代诗人施枢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空幻和佛教禅意的理解。"身世皆空境"四句,揭示了诗人看淡世俗,认识到生命虚无之后,内心并无过多悲伤。"何须临暮日,逐急念阿弥",表明诗人不再被时间紧迫所驱使,而是从容地通过念佛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接下来,诗人引用裴相(可能指唐代宰相裴度)和维摩诘(佛教中的菩萨形象)的故事,表达自己在念佛时的心境,裴相的故事象征着安心,维摩的忏悔则暗示着自我净化。最后两句"同归无有地,明月在秋池",以秋池边明亮的月光象征着超脱尘世后的宁静和永恒,寓意着诗人与佛理的契合,以及对无常世界的超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僧念佛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佛教修行的执着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许将军墓

乡人传有汉将军,南郭桥边是故坟。

印出土中存旧字,碑残火后失全文。

旗捲虎牙空落木,剑埋龙气只寒云。

当时秘器多荣赐,功业于今恨不闻。

(0)

秋晚次高推官韵

溪楼成晚眺,沙浦粲孤霞。

值节长为客,逢人即话家。

荒山惟去鸟,落木见栖鸦。

莫谩嗟零落,吾生岂系瓜。

(0)

霅上逢董庄

五月苕溪道,南风暑气新。

偶当为客日,翻比在乡亲。

醉酒桥边市,驱车陌上尘。

行藏不须问,同是布衣人。

(0)

送江教谕

湖海相知少,风尘送客初。

归愁江雨积,别意柳条疏。

枫落迎船叶,鲈香出水鱼。

吴兴尚文物,吾道近何如。

(0)

和蔡东轩驸马自寿

一代豪华称戚畹,百龄风骨似神仙。

旧闻朱邸邻珍馆,新赐黄封出御筵。

尘榻每缘佳客下,清风还许后生传。

欲知箫史酬恩地,惟以忠贞照暮年。

(0)

元夜·其四

万年枝上雪初晴,千步回廊月转明。

天为良辰留美景,风传和气作歌声。

广寒自昔身难到,弱水今宵浪已平。

愿向大庭歌此曲,卷阿诗句合先赓。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