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纸鸢(一种玩具,类似风筝)的描述,展现了童年的乐趣和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两句,生动地捕捉到了孩子们在田野间放飞纸鸢的情景,那些纸鸢随着风势起舞,仿佛有生命一般,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和快乐。
接下来的“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两句,则从旁观者的角度描绘了这种现象。孩子们放飞的纸鸢越升越高,人们纷纷扔目,只为了那一点点美丽而已。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纯粹、无瑕之物的追求。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两句,转换了情境,纸鸢的线被风吹断,孩子们急忙离去,但那已经破碎的纸鸢残骸依然留在空中。这不仅是对物理现象的描述,也蕴含着一种无常和消逝。
最后,“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最终归于尘土的感慨。那些曾经高飞的纸鸢,最终还是会坠落回到了大地,而且很可能陷入泥泞之中,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惆怅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纸鸢起舞、破碎和最终堕落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纯粹之物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