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鸟二十章·其七》
《有鸟二十章·其七》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0)
注释
有鸟有鸟:形容有许多鸟儿,这里指许多风筝。
群纸鸢:一群风筝,纸鸢即风筝。
因风假势:借助风的力量和趋势。
童子牵:被孩童牵引控制。
去地渐高:离地面越来越远,飞得越来越高。
人眼乱:使人们看花了眼。
世人为尔:世人对于你(指风筝)。
羽毛全:比喻风筝完好无损,如同鸟儿的羽毛丰满。
风吹绳断:风力过大导致牵引的绳子断裂。
童子走:孩童跑开。
馀势尚存:剩余的上升势头仍然存在。
犹在天:依然留在天空中。
愁尔:为你的命运担忧。
一朝:一旦。
还到地:落回到地面。
落在深泥:掉进深深的泥泞中。
谁复怜:还有谁会怜悯你。
翻译
有群纸鸢在飞翔,借着风势被孩童牵引。
越飞越高让人眼花缭乱,在世人眼中你的羽翼如此完整。
风停绳断孩童跑开,剩余的势头还在天空盘旋。
担忧你一旦落回地面,陷在污泥中还有谁来怜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纸鸢(一种玩具,类似风筝)的描述,展现了童年的乐趣和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两句,生动地捕捉到了孩子们在田野间放飞纸鸢的情景,那些纸鸢随着风势起舞,仿佛有生命一般,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和快乐。

接下来的“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两句,则从旁观者的角度描绘了这种现象。孩子们放飞的纸鸢越升越高,人们纷纷扔目,只为了那一点点美丽而已。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纯粹、无瑕之物的追求。

“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两句,转换了情境,纸鸢的线被风吹断,孩子们急忙离去,但那已经破碎的纸鸢残骸依然留在空中。这不仅是对物理现象的描述,也蕴含着一种无常和消逝。

最后,“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最终归于尘土的感慨。那些曾经高飞的纸鸢,最终还是会坠落回到了大地,而且很可能陷入泥泞之中,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惆怅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纸鸢起舞、破碎和最终堕落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纯粹之物的珍视和向往。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郁林鼓角楼

去岁同登画角城,诸蛮未灭夜论兵。

五更将吏知人意,吹作梅花塞外声。

(0)

送舒用之葬有感

藕塘三亩宅,松竹荫兰荪。

有酒曾留客,无香可返魂。

亲朋惟我老,心事与谁论。

苦恍如縻绠,随风洒墓门。

(0)

密叶柔条绿更腴,几年培植费工夫。

牡丹剩费医治力,曾有丝毫利益无。

(0)

仙李栽培旧满门,归来仅有一株存。

年年碧实和烟摘,老子未尝先乞孙。

(0)

句·其二

此生头已白,无路扫王门。

(0)

石桥

重重翠幛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

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