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次九山韵》
《病中次九山韵》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公歌歌罢听吾歌,意了彭殇岂在多。

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湛若水在病中创作的《病中次九山韵》。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公歌”与“吾歌”相对照,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首句“公歌歌罢听吾歌”,描绘了一幅场景:在他人高歌之后,诗人开始自己的吟唱。这里的“公歌”与“吾歌”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个人与他人的不同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一对比,诗人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次句“意了彭殇岂在多”,借用庄子《齐物论》中的典故,彭祖长寿而殇(死亡)短暂,以此比喻人生短暂。诗人认为,理解生死之间的区别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是内心的感悟与态度。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后两句“颜氏不违三月后,也须岁月得消磨”,引用了《论语·里仁》中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颜回在贫困中仍能保持乐观,不违背内心的道德准则。诗人借此表达,即使在困境中,只要内心坚定,岁月终会带来改变。这里不仅强调了个人意志的力量,也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接纳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时间、个人意志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观。在病痛中创作,更显其思想的深度与坚韧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梦希翁

云顶仙人入我梦,玉台之冠杖青藜。

不知此地是何所,山水满坐风披披。

仙人命予歌古诗,把酒向天天听之。

平生意气重韩孟,壮大何以酬相知。

仙人仙人今茹芝,清时吏隐非予谁。

春秋经世二三策,化作水上沧浪词。

沧浪清浊两言足,仙人一笑天无涯。

笑声到耳惊梦破,惟见寒月悬松枝。

(0)

感兴和李懋卿·其三

我行汝颍间,陶穴犹太古。

譬如观鼎彝,令人变闻睹。

岂无好楼居,巧极易摧腐。

回首太室山,一望高万武。

(0)

江心道中·其四

子粒何可得,买牛筑道傍。

邻人且协贷,处处熟黄粮。

(0)

密县天仙庙白松·其二

百尺亭亭干写空,虚阶浮日水玲珑。

青山好共陶弘景,歌枕闲听带雪风。

(0)

广陵曲戏赠黄昭质时昭质校士归·其二

绯袍牙带鞠躬迎,认得风骚旧长卿。

莫似江南韩老子,教他炷艾待门生。

(0)

送寒灰入参上兼访陈卿·其四

少年掷却敝头巾,老去常思个里人。

葱岭走来无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尘。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