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掷却敝头巾,老去常思个里人。
葱岭走来无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尘。
少年掷却敝头巾,老去常思个里人。
葱岭走来无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送寒灰入参上兼访陈卿(其四)》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少年掷却敝头巾”,开篇以“掷却”二字生动描绘了少年时期的轻狂与不羁,将头巾抛于脑后,象征着青春的放荡不羁和对束缚的不屑。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意味着对传统礼教的挑战,或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老去常思个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开始怀念那些曾经共度时光的朋友,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深深眷恋。这里的“个里人”特指那些志同道合、情感深厚的朋友,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时刻。
“葱岭走来无隙地,莫教踏著一微尘。”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葱岭,这里可能是指某种高山或象征性的高地,代表了人生的追求和目标。诗人在这里强调,即使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要小心翼翼,不要让任何微小的失误或疏忽影响到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重视,也是对人生道路的谨慎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真谛的感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哑然一笑,甚功名争竞!杖履归山亦天幸。
想当年薄宦,羊石浮沈。遭坎壈,惟有乐天知命。
有时招伴侣,拈韵敲诗,亦自饶余老年兴。
搔首望昆明,满目牢愁。伤心处,战云无定!
为甚事干戈日鏖争,归隐谢时人,薜萝山径。
拨愁几度拈吟笔。愁多笔难料理。
逝水华年,看天白眼,掩抑低徊如此。此间秾李。
有十索丁娘,李波妹子。
取次花丛,懒将回顾有如此。无端天与臣里。
恁春光晼晚。娇姹红紫。
锦幕虚凉,朱幡黯淡,蜂蝶也知徙倚。卿卿尔尔。
尚百日清斋。太常如水。一任花枝,笑人眠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