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漏迟二首·其一》
《玉漏迟二首·其一》全文
清 / 蒋敦复   形式: 词  词牌: 玉漏迟

瘦蛾描不尽。黄昏去也,画帘低晕。

已是团圞,忍撇半边清韵。

几度青天碧海,早换了、姮娥霜鬓。银汉隐。

沈沈漏点,烛花初烬。

问他十五华年,只几日恹恹,便成消损。

一角红墙,剩有独眠人恨。

怜取纤纤旧样,怕又负、琼楼芳讯。圆未近。

待教玉容重认。

(0)
鉴赏

这首《玉漏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离愁别绪。开篇“瘦蛾描不尽”,以蛾眉之瘦弱比喻离人的相思之深,暗示着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无法完全表达。接着,“黄昏去也,画帘低晕”描绘了黄昏时分,画帘轻垂,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哀愁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已是团圞,忍撇半边清韵”一句,将团圆与离别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即使心中充满不舍,却不得不面对分离的无奈。“几度青天碧海,早换了、姮娥霜鬓”运用嫦娥的典故,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容颜的老去,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银汉隐。沈沈漏点,烛花初烬”描绘了夜深人静,银河隐没,蜡烛即将燃尽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匆匆流逝和相聚的短暂。接下来,“问他十五华年,只几日恹恹,便成消损”通过询问十五个月圆之夜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恹恹之情。

“一角红墙,剩有独眠人恨”描绘了一角红墙之后,只剩一人独眠的情景,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与痛苦。最后,“怜取纤纤旧样,怕又负、琼楼芳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担心再次错过与爱人之间的消息,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忧虑。

“圆未近。待教玉容重认”则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着再次与爱人团聚,重拾往日的美好。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蒋敦复
朝代:清

(1808—1867)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猜你喜欢

闺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0)

风入松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0)

吴淞江·其三中秋对月

月晃长江上下同,画桥横截冷光中。

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

佛氏解为银色界,仙家多住玉壶中。

地雄景胜言不尽,但欲追随乘晓风。

(0)

送方进士游庐山

长风沙浪屋许大,罗刹石齿水下排。

历此二险过湓浦,始见瀑布悬苍崖。

系舟上岸入松径,三日踏穿新蜡鞋。

路盘深谷出岭望,后山日照前山霾。

偶逢风雨恐衣湿,侧倚石胁人相乖。

雨收不觉在高处,却见童仆提携偕。

水声不绝鸟声好,药草香气侵人怀。

老僧避俗去足跣,野客就涧开门䦱。

树岩隐映见寺刹,层层杳杳跻云阶。

坞田将穫乌雀横,秋果正熟猴猿?。

东林淡齑应似旧,唯此足以待尔侪。

子心洒落撇然往,我方尘垢难磨揩。

(0)

长沙劝耕·其八

千金难买是乡邻,恩意相欢即至亲。

年若少时宜敬老,家才足后合怜贫。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九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

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