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生芳草。斜阳外,尺书可来天表。
空庭懒妇正心惊,齐女吟声悄。渐叶叶、梧桐报晓。
银床金井苔痕小。
见月浪横天,又鹦鹉、侵霜欲语,檐花相照。
此际肠断伊人,西风捲透,一点梦魂难到。
晴窗如雨滴愁声,动孤眠怀抱。
似别院、哀筝响急,四弦槭槭离鸾调。
争奈铜龙漏彻,听过三更,雁飞多少。
烟生芳草。斜阳外,尺书可来天表。
空庭懒妇正心惊,齐女吟声悄。渐叶叶、梧桐报晓。
银床金井苔痕小。
见月浪横天,又鹦鹉、侵霜欲语,檐花相照。
此际肠断伊人,西风捲透,一点梦魂难到。
晴窗如雨滴愁声,动孤眠怀抱。
似别院、哀筝响急,四弦槭槭离鸾调。
争奈铜龙漏彻,听过三更,雁飞多少。
这首词以“霜叶飞”为词牌,采用了周清真的韵脚,展现了邹祗谟独特的艺术风格。开篇“烟生芳草。斜阳外,尺书可来天表”,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烟雾笼罩着青草,远方的信使似乎能穿越天际带来书信,营造出一种思乡怀人的氛围。
“空庭懒妇正心惊,齐女吟声悄”两句,通过“懒妇”和“齐女”的形象,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齐女的吟唱声更增添了凄凉之感。“渐叶叶、梧桐报晓”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夜晚的寂静被梧桐叶的沙沙声打破,预示着黎明的到来。
“银床金井苔痕小”描绘了井边的景象,苔藓微小,暗示主人公心境的落寞。“见月浪横天,又鹦鹉、侵霜欲语,檐花相照”描绘了月夜景色,鹦鹉和檐花的细节,烘托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此际肠断伊人”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痛苦之情,西风将梦魂吹散,无法抵达远方。“晴窗如雨滴愁声,动孤眠怀抱”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雨滴敲打窗户,触动了孤寂的内心。“似别院、哀筝响急,四弦槭槭离鸾调”借哀筝之声,传达了离别的哀伤和音律的凄凉。
结尾“争奈铜龙漏彻,听过三更,雁飞多少”描绘了夜深人静,漏壶滴水声清晰可闻,而大雁南飞,引发了主人公对归期无望的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邹祗谟在词中的独特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