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呜咽惜文章,揽涕遗篇尚满床。
李白皆云人欲杀,次公自谓醒而狂。
一时作者悲同尽,岂独前贤命可伤。
为语寘棺多纸笔,应知不暝讼穹苍。
交游呜咽惜文章,揽涕遗篇尚满床。
李白皆云人欲杀,次公自谓醒而狂。
一时作者悲同尽,岂独前贤命可伤。
为语寘棺多纸笔,应知不暝讼穹苍。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的《哭麟孙弟四首》中的第一首。彭孙贻在诗中表达了对亡弟的深切哀悼之情。
诗的开头“交游呜咽惜文章”,描绘了亲友因弟弟的离世而悲伤的情景,同时强调了弟弟生前的文章才华。接着“揽涕遗篇尚满床”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弟弟留下的作品堆满了床榻,暗示了他生前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力。
“李白皆云人欲杀,次公自谓醒而狂”两句,运用典故,以李白的遭遇类比弟弟的命运,表达了对弟弟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感慨。李白曾因才华被嫉妒,而“次公”则自比为清醒的狂人,暗含了对弟弟个性的描述和对其命运的无奈。
“一时作者悲同尽,岂独前贤命可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不仅是弟弟一人,同时代的文人墨客都感到了命运的残酷,不仅仅是前人的命运值得同情,而是当下的文人群体共同面对的悲哀。
最后,“为语寘棺多纸笔,应知不暝讼穹苍”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弟弟的棺材旁多放些纸笔,让他在冥界也能继续写作,表达了对弟弟才华的怀念和对公正命运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亡弟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文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正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感慨。
乌云衔日日不出,骤雨飘风吼三日。
扁舟寸步不得行,坐叹轻鸥如箭疾。
我行去家秋复冬,故园回思春梦中。
客愁茫茫若江水,生计渺渺随征鸿。
三年京城共憔悴,一杯此地难从容。
长溪卷浪雪花碎,远山横空眉黛浓。
故人别我上江去,亦有书来唤同住。
破屋数间君有馀,太仓五升吾已具。
严霜未放鹰隼击,盘涡恐致蛟龙怒。
片帆欲挂任篙师,君但徐行莫深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