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柳垂门掩著书,种菱池小月无馀。
青精饭细炊文火,红蓼香残卧醉渔。
药臼梦回舂轧札,竹床藤挂月罗疏。
纳凉白鸟飞时下,泥滑秋畦水满畬。
巷柳垂门掩著书,种菱池小月无馀。
青精饭细炊文火,红蓼香残卧醉渔。
药臼梦回舂轧札,竹床藤挂月罗疏。
纳凉白鸟飞时下,泥滑秋畦水满畬。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山堂周围的宁静与生机。首句“巷柳垂门掩著书”,以柳树垂下的枝条轻轻触碰门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仿佛诗人正在闭门读书,享受着内心的宁静。次句“种菱池小月无馀”,通过描绘一个小池塘中菱角生长的景象,以及夜晚月亮的倒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接着,“青精饭细炊文火”一句,将目光转向食物,青精饭在文火上慢慢煮熟,不仅体现了食物的精致,也暗示了一种慢生活、注重细节的生活态度。“红蓼香残卧醉渔”则通过红蓼花的香气逐渐消散,引出了醉渔的形象,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夏日傍晚的悠闲与自在。
后半部分,“药臼梦回舂轧札,竹床藤挂月罗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堂内的情景。药臼的声音在梦醒时分响起,竹床上挂着藤蔓,月光透过稀疏的罗网洒落,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韵味的空间。最后,“纳凉白鸟飞时下,泥滑秋畦水满畬”两句,以白鸟在清凉的空气中飞翔,落在湿润的田地,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凉爽、生机勃勃的画面,完美地结束了对山堂初夏景色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堂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初夏季节的宁静、美好与生活的闲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末清初时期文人雅士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状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