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栗寺四首次伯父韵·其四》
《金栗寺四首次伯父韵·其四》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仙梵穿云礼六时,山围古寺占幽奇。

上方地静云千顷,半字心空雪满池。

庭草得霜能带忍,巢乌含性喜名慈。

欲寻初祖西归意,葱岭盘天隐月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栗寺的宁静与庄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首句“仙梵穿云礼六时”以“仙梵”象征寺庙的神圣与超凡,云中诵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山围古寺占幽奇”则点明了寺庙所处环境的神秘与独特,四周群山环抱,古寺藏于其中,更添几分神秘色彩。

接着,“上方地静云千顷”一句,通过“云千顷”的广阔景象,强调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宁静与辽阔,仿佛与世隔绝,一片祥和。“半字心空雪满池”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空灵的意境,字与心的“空”,以及池中积雪的景象,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而纯净的画面。

“庭草得霜能带忍,巢乌含性喜名慈”两句,诗人将自然界的动植物赋予了情感,庭草在霜降后依然坚韧,巢中的乌鸦因慈爱而欢喜,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最后,“欲寻初祖西归意,葱岭盘天隐月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传统的追寻,葱岭象征着遥远的西方,隐月支则可能指代某种隐秘或遥远的文化传承。这一句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升华,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体现,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真理与根源的探索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金栗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历史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赠别洞庭葛实甫

我怀洞庭月,欲醉莫釐峰。

幽意久不惬,高人今乍逢。

新诗正堪把,归棹阻相从。

却羡秋山下,丹黄已万重。

(0)

正月晦日雨霁同归文休张冲善少谦集顾子贻斋中听祖印上人谭禅分韵得理字

客愁殊未央,春日去何驶。

乐彼幽人招,快此风雨止。

移舟转近郭,着屐寻旧里。

邻园梅萧疏,城上山迤逦。

伊蒲出香饭,开士同法喜。

归子平生欢,契阔情具迩。

二张臭味人,倾盖可尔汝。

岂徒浪诗酒,会欲了生死。

去年狂饮徒,奄忽丧予美。

悠悠百年中,刹那安可恃。

空华岂眼见,标月非手指。

庶以目击存,窗风吹破纸。

(0)

送张宗在偕其伯兄宗自之官晋安

君家有仙吏,栽花晋安县。

十月发吴江,千山树如茜。

知子重友于,兼亦爱游玩。

相携山水乡,埙篪何婉娈。

子于季孟间,鼎足名夙擅。

晚成自有时,涉历乃益练。

贤兄豁达人,剸割岂不惯。

操刀或踌躇,旁观子亦善。

熏风榕树下,秋气芳兰畔。

猩红荔子盘,雪白江瑶馔。

闭门但加餐,勿使乡心乱。

(0)

云中曲八首·其三

元戎幕府倚天开,将校星躔四下回。

汉垒天成标汉旆,云州日转作云台。

(0)

出塞

城门伐鼓日欲堕,西山返照入平芜。

玉关秋动气横塞,交河霜冷夜弯弧。

健儿风吹白豹障,将军雪压金仆姑。

昼传羽檄连云戍,夜发精兵到海隅。

(0)

送郭侍御剑泉谪永安松柏图

苍岩郁郁长松树,石甲龙鳞挺天雾。

雨涩霜洗几百秋,似与君心同岁暮。

君今谪宦永安城,闽海愁云日夜生。

会待明时宣室诏,定从江浦望双旌。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