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何安中之官新安录事》
《送何安中之官新安录事》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七言律诗

带郭荒山百匝牢,跻攀几见病猿猱。

官粮可数才鸡肋,吏事悬知倍马曹。

芸阁有书行且召,萱堂须养未容高。

庆湖老子何堪别,隐几僧坊更寂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ānzhōngzhīguānxīnānshì
sòng / zhù

dàiguōhuāngshānbǎiláopānjiànbìngyuánnáo

guānliángshùcáilèishìxuánzhībèicáo

yúnyǒushūxíngqiězhàoxuāntángyǎngwèirónggāo

qìnglǎokānbiéyǐnsēngfānggèngliáo

翻译
环绕城郭的荒山重重叠叠,我多次攀登,常见疲病的猿猴。
官府的俸禄微薄如鸡肋,处理的事务比马曹还要繁重。
书房中有书信召唤,母亲需要照顾,我不能轻易离开。
与庆湖的老朋友离别,让我难以承受,隐居僧舍更是孤寂无声。
注释
郭:城郭,城墙内外的区域。
荒山:无人烟的山。
病猿猱:形容疲惫或生病的猿猴。
官粮:政府的俸禄。
鸡肋:比喻无多大价值的事物。
吏事:官府的行政事务。
萱堂:对母亲的尊称。
庆湖老子:老朋友,可能指住在庆湖的人。
隐几:靠着几案,表示闲适或隐居生活。
寂寥:寂静、空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为好友何安中赴任新安录事而作的送别之作。首句“带郭荒山百匝牢”,描绘了新安录事任所周围的环境,荒山环绕,显现出一种偏远和寂寥的气息。次句“跻攀几见病猿猱”,通过写病猿的形象,暗示了友人此去路途艰辛,仕途可能充满挑战。

“官粮可数才鸡肋,吏事悬知倍马曹”两句,运用比喻,形容官职微小且琐碎,如同鸡肋,难以满足何安中的才能,同时预示着繁重的行政事务将使他倍感压力,超过一般的属官。“芸阁有书行且召”,暗指何安中或许有机会借职务之便阅读典籍,体现了对他的期待与鼓励。

“萱堂须养未容高”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何安中家中老母的关心,提醒他要顾及家庭,不宜过于追求仕途上的升迁。“庆湖老子何堪别,隐几僧坊更寂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想象他在庆湖的老家与僧坊为伴,更显得孤独寂寥。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担忧,又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云壑凝寒阴,岩泉激幽响。

(0)

早春书事奉寄中书李舍人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

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

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

还令亲道术,倒欲混樵渔。

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

诵诗陪贾谊,酌酒伴应璩。

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

泊舟依野水,开径接园蔬。

暂阅新山泽,长怀故里闾。

思贤乘朗月,览古到荒墟。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

那堪闻相府,更遣诣公车。

蹇足终难进,嚬眉竟未舒。

事从因病止,生寄负恩馀。

不见神仙久,无由鄙吝祛。

帝庭张礼乐,天阁绣簪裾。

日色浮青琐,香烟近玉除。

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铜漏时常静,金门步转徐。

唯看五字表,不记八行书。

宿昔投知己,周旋谢起予。

祇应高位隔,讵是故情疏。

为报周多士,须怜楚子虚。

一身从弃置,四节苦居诸。

柳发三条陌,花飞六辅渠。

灵盘浸沆瀣,龙首映储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

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0)

玄珠歌·其十四

玄珠常处洞房居,日月融来浑太虚。

真遣琼瑰随液化,光明不绝照神庐。

(0)

薄命苏秦频去国,多情潘岳旋兴悲。

今夜若栖芳草径,为传幽意达王孙。

(0)

谁云隼旟吏,长对虎头岩。

(0)

过史正议宅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