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过史正议宅》,是一首表达对旧友和故土怀念之情的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往昔友谊的追思和怀念,以及在雨中寻访那些已经消逝的旧时足迹。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此处的“剑几”指的是历史上的佳话或美好的记忆,而“池台”则是指古代文人雅集之地,诗人通过这些物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和已逝朋友的思念与伤感。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这两句描写了自然界中花开花落的景象,“国香”指的是传统的香花——兰,而“里树橘”则是家乡的小路旁边盛开的橘子树。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换代的感慨。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吴中隐”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或故事,而“江海滨”则是广阔的水域边缘。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无法相见的旧友和故土的无尽思念,以及那种空留在心中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怀。它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寻,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抒情。
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
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
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
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
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
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
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
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
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悽怆惊寒温。
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便便书腹德无邻,健笔从知又入闽。
鹦鹉才须归紫禁,真珠履不称清贫。
武夷山夹仙霞薄,螺女潭通海树春。
从此应多好消息,莫忘江上一闲人。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