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花柳两相柔。
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
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两种典型景物——柳树和明月,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情感。"江南柳,花柳两相柔",以柳树的柔美与花朵的娇艳交织,展现出江南春天的旖旎风光。"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花落飘洒、柳丝轻拂的生活场景,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江南月,如镜复如钩",将月光比喻为镜子和弯钩,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水面和悬挂空中时的形态,同时暗示着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静谧,以及它在人们心中勾起的无尽思绪。
最后两句"长是照离愁",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后月光常伴的孤独与愁绪,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情感深沉,展现了欧阳修对江南风物的独特感受和离别之苦的细腻表达。
日之夕矣,岁之暮矣。凛凛寒霜,松柏茂矣。
日之晚矣,岁之终矣。冽冽寒风,椒兰臭矣。
霜之凛兮,不可以处兮。维我良朋,如松柏之坞兮。
风之冽兮,不可以居兮。维我良朋,如椒兰之嗔兮。
二十识君面,乍似希夷生。
一见嗟何晚,叹予无俗情。
亦如贺知章,谓是谪仙人。
爱君赤肝胆,对面跃性灵。
蔼然柳下和,追踪孤竹清。
治身净渣滓,饮露复踏冰。
别君十年来,沧江频寄声。
愧无满幅书,持赠长庚星。
每怀夙昔意,中夜感孤鸣。
愿言如婴儿,百年以长生。
爱人无已时,长写贝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