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楚观歌》
《楚观歌》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古风

吾闻楚乡江山多胜处,今之楚观尤得江山趣。

万象排拶索应酬,丹青阁笔无所措。

大则湘水小临蒸,众流合派银河倾。

陶写秋气浸明月,夜波爽透百雉城。

右则雁峰左石鼓,双屏竞秀苍龙舞。

吞吐岚光飞乱云,凉风暝送两崖雨。

江山之趣于此无不宜,朝暮变化愈出而愈奇。

最爱鸥鹭甘冷淡,占断汀渚供娱嬉。

东涂西抹晚烟翠,渔父归舟卷钩饵。

鼓枻而歌倚半醉,中有沧浪濯缨意。

杜若一片迷芳洲,凭栏怀古生新愁。

更上崔嵬千尺湘春楼,纵目乾坤尽见衡岳秋。

(0)
翻译
我听说楚地的山水有许多美景,现在的楚观更是能领略山水的韵味。
万物争艳,仿佛在期待着画家的描绘,但丹青阁中的画笔却不知如何落笔。
大的如湘江,小的像蒸水,众多河流汇聚如同银河倾泻。
秋天的气息在明亮的月色中流淌,夜晚的波光穿透百雉之城。
右边是雁峰,左边是石鼓,两座山峰如双屏竞相秀丽,似苍龙起舞。
山岚缭绕,云雾翻腾,凉风吹过,带来崖边的雨水。
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江山的趣味无处不在,变化无穷,令人惊奇。
最喜欢的是鸥鹭在冷淡中自得其乐,占据沙洲享受嬉戏。
日落时分,湖面翠绿,渔夫驾舟归来,收起钓竿。
击鼓唱歌,半醉之间,似乎有在沧浪水中洗濯之意。
杜若花盛开在芳洲,凭栏远眺,怀古之情引发新的思绪。
再登千尺高的湘春楼,极目远望,天地间尽是衡岳的秋色。
注释
楚乡:古代楚国的地区。
尤得:尤其能获得。
万象:万物。
排拶:争先恐后。
丹青阁:绘画的阁楼。
湘水:湖南的湘江。
汀渚:水边的沙滩。
鼓枻:划船。
沧浪:古水名,此处象征清流。
鉴赏

这首宋诗《楚观歌》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楚地壮丽的江山景色和独特的观景体验。诗人首先赞美楚乡江山的众多胜景,特别指出楚观更是能领略江山之趣。他运用丰富的比喻,如湘水与银河相接,秋气浸润明月,雁峰与石鼓竞秀,山岚云雾缭绕,凉风吹过带来雨意,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

诗人对鸥鹭在汀渚上自在嬉戏的场景尤为喜爱,晚烟中渔父归舟的描绘增添了宁静与诗意。他借渔父的歌声表达出超脱尘世的心境,以及对杜若芳洲的怀旧之情,引发了新的思绪。最后,诗人登高望远,登上湘春楼,纵目远眺,感受到天地间衡岳秋色的广阔与深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楚观周围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由此产生的种种情感体验,展现出对江山胜迹的深深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英英白龙孙,眉目古人气。
拮据营数椽,下帘草生砌。
文章作迳庭,功用见造次。
无庸垂罄嗟,遗安鹿门意。

(0)

浣溪沙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0)

昔游诗 其十三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
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
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
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
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0)

平甫见招不欲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0)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三

黄帽传呼睡不成,投稿细细激流冰。
分明旧泊江南岸,舟尾春风飐客灯。

(0)

过德清

溪上佳人看客舟,舟中行客思悠悠。
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