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斗米三百钱,抱饥闭门人昼眠。
衾裯入市不论直,破灶日中炊湿烟。
江南斗米三百钱,抱饥闭门人昼眠。
衾裯入市不论直,破灶日中炊湿烟。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因雨水过多导致粮食价格飞涨,百姓生活困苦的社会现象。通过“江南斗米三百钱”一句,直观地展现了粮食价格的高昂,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不景气。接着,“抱饥闭门人昼眠”描绘了人们因饥饿而无法外出谋生,只能在家中度日如年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衾裯入市不论直”一句,描述了连日常生活必需品都变得昂贵,人们连最基本的被褥都无法负担,进一步凸显了贫困的程度。“破灶日中炊湿烟”则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即使使用破损的灶具也无法保证正常烹饪,只能冒着湿烟勉强维持生计,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因自然灾害引发的民生困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批判性。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
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
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
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
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
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
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
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