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郢中客,销魂泽畔吟。
久捐和氏宝,且伏直生金。
君勿忧多口,人当谅此心。
行经武夷下,须上最高岑。
落魄郢中客,销魂泽畔吟。
久捐和氏宝,且伏直生金。
君勿忧多口,人当谅此心。
行经武夷下,须上最高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魄的郢中客,在泽畔吟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关切与祝福。首句“落魄郢中客,销魂泽畔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愁绪,仿佛能听见他在泽畔低吟浅唱,情感深沉而哀婉。接着,“久捐和氏宝,且伏直生金”两句,运用典故,暗喻主人公虽怀才不遇,但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心,如同和氏璧一般珍贵,又如直生金般坚韧。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主人公的高洁品质和不屈精神。
“君勿忧多口,人当谅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希望友人不必担心外界的非议,相信人心终会理解和支持。最后,“行经武夷下,须上最高岑”寄寓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并期待友人能够登高望远,无论前路如何,都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风骨与情怀。
叹流光迅景,百年间、能醉几中秋。
正凄蛩响砌,惊乌翻树,烟淡苹洲。
谁唤金轮出海,不带一云浮。
才上青林顶,俄转朱楼。
人老欢情已减,料素娥信我,不为闲愁。
念几番清梦,常是故乡留。
倩风前、数声横管,叫玉鸾、骑向碧空游。
谁能顾,黍炊荣利,蚁战仇雠。
这番真个休休,梦中深谢仙翁教。
浮生幻境,向来识破,那堪又老。
苦我身心,顺他眼耳,思量颠倒。
许多时打哄,鲇鱼上竹,被人弄、知多少。
解放微官系缚,似笼槛、猿归林草。
云山有约,儿孙无债,为谁烦恼。
自古高贤,急流勇退,直须闻早。
把忧煎换取,长伸脚睡,大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