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风细,鹊桥云淡,秋入庭梧先坠。
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
不知谁见女牛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秋入庭梧先坠。
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
不知谁见女牛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这首宋词《鹊桥仙·其四》是赵师侠在丁巳年七夕节所作,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和传统节日的情景。"明河风细,鹊桥云淡",以明亮银河和轻柔微风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秋入庭梧先坠",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庭中梧桐叶的飘落预示着秋意渐浓。
接下来的"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运用比喻,将荷叶比作伞,形象地描绘出鹊桥上星星点点的景象,仿佛是成双成对的鹊鸟在空中排列,寓意着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写出了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人们用瓜果祭祀和通过观察蜘蛛结网来占卜女子的巧手。"望月穿针楼外"则描绘了人们仰望星空,尝试在月光下穿针引线,寄托对爱情的祈愿。
最后两句"不知谁见女牛忙,谩多少、人间欢会",表达了词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想象,以及对人间夫妻团聚的感慨,虽然牛郎织女的相见不易,但人间的欢乐与团聚却无处不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夜的景象,融入了丰富的民俗元素,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宦游三十年,卑显遍扬历。
起家自东南,禄食谙西北。
岂无桃与李,繁华随候易。
惟彼后凋姿,不改岁寒色。
保身匪无计,存心任坦直。
俭约苦清修,谨厚效玄默。
自我客西川,邂逅遂良觌。
欢然竟忘年,倾倒谭在昔。
慨想冰雪心,浩怀风雨夕。
亦欲长相亲,栖栖缚形役。
朅来锦江上,重逢怀抱释。
既续梁园赋,每前贾生席。
启沃协睿情,诹咨动移刻。
如何岁云暮,束装上京国。
赞画谋猷多,用夏变夷貊。
政成与计偕,奈此简书逼。
云横栈道高,雪拥剑门窄。
万里足翱翔,乘风搏巨翼。
心閒境自清,境清神愈适。
是以旷达姿,遐踪寄幽僻。
方外有名区,峰峦翠如积。
其中窅且冥,辽辽尘俗隔。
高人海上来,阎浮遍游历。
蚤岁悟三空,冥栖缚禅寂。
杖藜入空青,斗室生虚白。
人我久己忘,门罗点头石。
雨过寒袭人,云收山在席。
孰谓西土遥,於焉真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