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
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
万里同心别九重,定知涉历此相逢。
谁人翻向群峰路,不得苍梧徇玉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湘夫人所作,名为《与崔渥冥会杂诗(其一)》。诗中的意境深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共同理想的追求。
“万里同心别九重”这句诗强调了诗人与崔渥冥之间虽然相隔遥远,但心灵却能感应,情感联系紧密。"定知涉历此相逢"则表明了这种精神上的默契是通过共同的经历和体验而建立起来的。
“谁人翻向群峰路”一句描绘了一位行者在群山之中寻觅道路的情景,给人一种探索与冒险的感觉。“不得苍梧徇玉容”则是说即使是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也无法抗拒那如玉般美丽的风光。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抒发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共同经历和理想追求的执着。语言简练而富有意象,情感真挚而又不失豪迈,是一篇高水平的咏叹之作。
落日下平楚,秋色到方塘。
人间袢暑难耐,独有此清凉。
龙卷八荒霖雨,鹤閟十州风露。回薄水云乡。
欲识千里润,记取玉流芳。石兰衣,江蓠佩,芰荷裳。
个中自有服媚,何必锦名堂。
吸取玻璃清涨,唤起逍遥旧梦,人物俨相望。
矫首望归路,三十六虚皇。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正月太阳食,六月阴萋萋。
利沔阶成间,桑土为涂泥。
破山覆桥阁,灌城坏河堤。
蜀地五六震,积潦伤农畦。
梓州暑尤异,我兴看朝隮。
出逢七十翁,履敝衣无绨。
前行为余言,老夫齿含齯。
阅事亦已多,近闻何乖睽。
去年大官括隐户,父詈子诅妻悲啼。
大官深居那得闻,小吏鼻息干云蜺。
今年得少休,北风苦凄凄。
番军袭江淮,将士惊噬脐。
四方靡所寄,容身仅坤倪。
灾异又如此,宁保梁益西。
太守闻此言,惕如履征鼙。
又见广文诗,口呿心沈迷。
力能得为仅千里,滔滔四海皆馀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