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澹云明露立苍苍,不识从来声利场。
晋士习浮轻兴喻,唐人承误转周章。
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
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名为《某偶为木犀有赋》,通过对木犀(桂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以及对学术误解的感慨。首句“澹云明露立苍苍”描绘了木犀在清冷明亮的环境中独立的姿态,暗示其超凡脱俗。接下来,“不识从来声利场”暗指世人过于追求功名利禄,与木犀的品格形成对比。
诗人提到晋代士人崇尚浮华,将木犀与科举中的“折桂”混为一谈,而唐代人又误传木犀为岩桂,实则两者不同。这里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知识传承中的偏差。“高谈天上兔蟾影,卑拟人閒龙麝香”进一步指出,人们过度美化或贬低事物,如将月亮和龙麝香相比附于木犀之上。
最后两句,“犀桂自殊苦相累,都将荣进溷真芳”表达了诗人对木犀真实品质的尊重,认为真正的美德不应被世俗的荣辱所累,而应保持其自身的芬芳。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体现了魏了翁对学术严谨态度和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捲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遍雕栏,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
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来从不尽山,归入无底谷。
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
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
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
再坠再飞起,汇此两潭绿。
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
满壁蛟螭痕,泉声寒佛屋。
客踞潭中砥,僧入帘中瀑。
四面和松涛,诸天奏琴筑。
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烛。
何时起行雨,一洗苍生溽。
天堂神宫拜图册,铜匦金轮置庭室。
阿师血像高百寻,未有淫昏不佞佛。
斗南一人忠回天,鹉翼双垂幸未折。
乐章旋奏桑条韦,晨牝当阳甘覆辙。
猖狂但乞二氏灵,慧范崇恩并加秩。
帝后争营佛寺新,观亦落成景龙日。
莲台璎珞月双圆,椒殿衣裙云五色。
至尊惨继东宫戕,仙佛几曾裨毫末。
景云反正由平王,冥助何关法善术。
金仙玉真秾如华,两两黄紽改妆抹。
铸钟作铭帝观书,楷法犹徒八分出。
铭辞骈俪踵齐梁,起草知经谁手笔。
得无昭容秤量余,鬼蜮风流巧涂泽。
佛耶仙耶安可诬,地狱正为是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