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丑国难有感·其一》
《丁丑国难有感·其一》全文
清 / 薛昂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西南北起刀兵,奋斗和平愈不平。

国贼未除多国难,民权失去害民生。

全篇遗嘱今无问,大会宣言永绝声。

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饱是真情。

(0)
鉴赏

这首诗《丁丑国难有感(其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薛昂若所作,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内忧外患的深切忧虑与愤慨。

首句“东西南北起刀兵”,开篇即描绘出当时国家四面受敌、战乱频仍的严峻局势,形象地展现了国难深重的背景。接着,“奋斗和平愈不平”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通过斗争追求和平的复杂态度,既肯定了为和平而奋斗的努力,也揭示了和平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国贼未除多国难,民权失去害民生”两句,直指问题核心,指出国家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的腐败与混乱,以及对民权的剥夺,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民众的生活。这里不仅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深层根源,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全篇遗嘱今无问,大会宣言永绝声”两句,可能暗含对某些历史事件或政治行动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承诺与宣言未能得到实现的遗憾和失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真相被遗忘的无奈。

最后,“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饱是真情”一句,矛头直指历史上的所谓“革命”,揭示出其中不乏个人利益的追逐,而非真正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一批判性观点,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虚伪面目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实正义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薛昂若
朝代:清

澄江镇人,名骏材,别号澄江福地老人。光绪六年生,享年九十一岁,工诗词,擅书法,上海第一师范传习所毕业,毕业后从事教育事业,历任辅延小学、君永小学、市立第七学校、武进育德女校澄以及励实中学等校教师和代理校长。
猜你喜欢

夔州歌十绝句·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0)

代秋情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0)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0)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0)

八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0)

闻笛

江花如雪绕江春,江水迢迢入梦频。

一夜东风有横笛,满城都是惜花人。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