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潭秋净水如苔,月色芦花相映开。
正好垂竿君却去,缘知不是为鱼来。
寒潭秋净水如苔,月色芦花相映开。
正好垂竿君却去,缘知不是为鱼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江垂钓图景。诗人以“寒潭秋净水如苔”开篇,巧妙地将秋水的清澈与水草的绿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氛围。接着,“月色芦花相映开”一句,将画面进一步拓展至夜晚,月光洒在芦花之上,与水中的倒影相互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夜景画卷。
“正好垂竿君却去”,诗人在此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正好”与“却去”的转折,表达了对垂钓者突然离去的惋惜之情。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当下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缘知不是为鱼来”,点明了垂钓者的真正意图并非仅仅为了捕鱼,而是追求那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与乐趣。这种超越物质需求的精神追求,正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所推崇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江垂钓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
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认分明。
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
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更凄清。
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天涯分袂。更觉愁千倍。凭寂寞,添憔悴。
风移蝉唱短,雨滴梧桐碎。
方信道,离怀未饮心先醉。湿花疑有意。
点点如红泪。新荷碧,残葭翠。
秋清人渐远,水静鸳浓睡。
知音少,斯时别去何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