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闇黄昏雨,风凄九月秋。
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
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
云闇黄昏雨,风凄九月秋。
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
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的宁静与深思。首句“云闇黄昏雨”,以昏暗的云层和绵绵细雨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闷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风凄九月秋”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肃杀之气,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重、风声凄厉的夜晚。
诗人通过“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两句,展现了自己在这样的夜晚选择静坐,远离尘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他认为,了解并接受命运的安排,保持心灵的空灵与谦逊,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忧虑和烦恼。
最后,“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连结。在这三年间,诗人与某种情感或活动保持着一致的兴趣,即使是在深夜,一盏孤灯也能陪伴他度过孤独的时光,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时的独特感悟和超然态度。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
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
客盖浮轻吹,斋刀俨后陈。
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
壤路歌声杂,褠倡舞叠新。
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去年诏赴淮阳郡,手合鱼符拥使辀。
今岁恩叨玉堂署,头簪凤笔从宸游。
孤蓬逐吹无时定,倦鸟逢林只自休。
暗隙遂容私照日,奔湍信有不沈舟。
身归讵敢夸三组,目眩何能读九丘。
白发纷垂文思轧,此生荣遇若为酬。
春遍西湖上,湖漪绿胜醅。
惊鱼迎濑跃,斗鸭拥波来。
柳已缘烟重,花仍赴暖开。
侧汀烟媚筱,卧石水衔苔。
岸转横杠度,川穷饮舫回。
暗浮虫聿役,閒立鹭毰毸。
野畔平如界,林蹊润不埃。
光浮好云日,影倒静楼台。
山色乘晴露,霞容著暝催。
溪行凡几曲,恨乏昔人才。
去程烟草妒蓝袍,越绝天文宝婺高。
五两樵风船画鹢,九秋犀烛鹭翻涛。
吴盐煮海通关赋,陆橐收金析利毫。
仙酎油囊鲈鲙洁,未妨馀暇左持螯。
红梨秋老石渠霜,并欲萧萧伴祖觞。
台上襆绫收柘枕,水边古兽得鞶囊。
浮云并盖辞京辇,晓月将潮促使艎。
缘饰有文成政速,剩储灵气茹芝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