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常州陈商学士》
《送常州陈商学士》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红梨秋老石渠霜,并欲萧萧伴祖觞。

台上襆绫收柘枕,水边古兽得鞶囊。

浮云并盖辞京辇,晓月将潮促使艎。

缘饰有文成政速,剩储灵气茹芝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ángzhōuchénshāngxuéshì
sòng / sòng

hóngqiūlǎoshíshuāngbìngxiāoxiāobànshāng

táishànglíngshōuzhèzhěnshuǐbiānshòupánnáng

yúnbìnggàijīngniǎnxiǎoyuèjiāngcháo使shǐhuáng

yuánshìyǒuwénchéngzhèngshèngchǔlíngzhīfáng

翻译
秋天的老红梨挂在石渠上结满霜,似乎想要瑟瑟作响陪伴祖先的酒杯。
台上的人收拾起柘木枕头,水边的古兽图案装饰着皮囊。
浮云遮住天顶,如同辞别京城的车驾,清晨的月光伴随着潮汐推动着船只。
因为装饰精美,事情进展迅速,多余的能量储存在像灵芝房一样的地方。
注释
红梨:秋天的老梨树。
石渠霜:石渠上的霜冻。
祖觞:祖先的酒杯,代指祭祖。
台上襆绫:台上铺着的丝绸被褥。
柘枕:用柘木制成的枕头。
古兽:古代神话或装饰图案中的兽形。
鞶囊:古代男子腰间的袋子。
京辇:京城的车驾。
缘饰有文:装饰精美。
成政速:事情进展迅速。
灵气:神秘的力量或精神。
茹芝房:比喻储存能量或精华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红梨秋老石渠霜”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深秋时节,红色的梨子成熟,它们挂在古老的石头围栏上,就像秋天的霜冻一样纯净而又带有岁月的痕迹。诗人将这种景象与“萧萧”声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清冷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台上襆绫收柘枕,水边古兽得鞶囊”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秋天的意境。台上的布幔随风飘扬,好像在准备冬眠时收拾枕头一样,而水边的古老动物也获得了保护性的皮囊。这两句诗展示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安适与和谐。

“浮云并盖辞京辇”表达了诗人要告别京城,乘坐船只而去的意图。浮动的云朵像是在为诗人的离别铺设道路,而“晓月将潮促使艎”则描绘了一幅清晨月光下,潮汐催促着行舟出发的情景。

最后,“缘饰有文成政速,剩储灵气茹芝房”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愿望。希望朋友能在政治上迅速取得成就,并且自己也能在精神世界中积累灵气,就如同茹芝之房一样充满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对友人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西江月·堪叹云生顶上

堪叹云生顶上。
腾空别有嘉祥。
幽微玄妙总生光。
鼎内煎成银浪。
渐渐炼成金相。
瑶花朵朵飞?

西江月里饮琼浆。
万道红霞分明。

(0)

西江月·堪叹白莲吐秀

堪叹白莲吐秀。
三车齐驾金牛。
自然红艳覆山头。
不在勤劳做就。
全藉精光护?

丹成照耀神舟。
西江月里看瀛洲。
一派仙歌共奏。

(0)

西江月·堪叹日时更改

堪叹日时更改。
频频拂拭灵台。
明光一点绝尘埃。
莹彻即分内外。
占得逍遥自在。
笛声散尽寒梅。
西江月里桂花开。
香引清风一会。

(0)

点绛唇·可惜娇儿

可惜娇儿,惺惺伶俐聪明作。
灵台廓。
圆明光烁。
我许蓬莱约。
断却麻绳,正好修丹药。
如今却。
买条铜索。
缚住踏云脚。

(0)

西江月·於已搜寻臧善

於已搜寻臧善,虑思绝泯为先。
减财节色保丹田。
对景须行方便。
老幼自然有禄,且休苦苦孜煎。
放开一朵白花莲。
管取西江月现。

(0)

西江月·王哲心怀好道

王哲心怀好道,害风意要离家。
攀缘悉去似团砂。
不怕妻儿咒骂。
好对清风明月,宁论海角天涯。
来来往往跨云霞。
此个逍遥无价。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