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迎风万叶飞,强携刀笔换荷衣。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
中年未识从军乐,虚近三茅望少微。
一笛迎风万叶飞,强携刀笔换荷衣。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
中年未识从军乐,虚近三茅望少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野风光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图景。开篇“一笛迎风万叶飞”,以笛声比喻诗人志向高远,仿佛在秋风中吹奏着自由自在的旋律,万叶随之摇曳,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同落叶一般飘零。紧接着“强携刀笔换荷衣”,则显示了诗人对文艺创作的执着与热爱,将自己的笔墨比喻为武器,以迎接生活中的挑战。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两句描绘出秋天的清冷气氛和时间的流逝。潮水带来的凉意与秋季特有的砧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氛围。而夜晚的月色昏暗,时光如同漏刻一般缓慢地流淌,增添了一种静谧和寂寞。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山石间传来的声音,让人联想到远方的樵夫经过,而河湾之深,更是让人遐想着渔童归家的场景。
最后,“中年未识从军乐,虚近三茅望少微”则流露出诗人的哀愁与自嘲。中年时才开始体会到戎马生涯的艰辛,而自己曾经在茅山附近居住,却对星辰少微(即北斗七星之一)所在的方向有着无限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惘和对过去的回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朱甍翠瓦,几折修廊,占有无穷佳丽。
粉黛初匀,琵琶斜抱,蕊阙仙人惊避。软款移纤指。
撚冰弦数转,泠然幽细。
恁时晌、梁尘韵绕,微动朱唇,悄含商徵。
如听彻霓裳,恍惚神游,云阶月地。
堪笑旧家宴席,杜牧清狂,只把柔情虚费。
未似而今,华堂歌舞,掩却吴宫西子。许我投桃李。
自怜得、难比无双才艺。
愿且与、琴心共讨,酒垆深处,写成闲事。相娱戏。
何须赋比凌云气。
乱鸦飞破苍茫,飒然秋气生乔木。
无边落叶,登山临水,悲同宋玉。
寒雨敲窗,瘦筇支径,总怜人独。
问重阳过了,荒篱寂寂,谁共我,斟醽渌。
忽枉朵云笺幅。紫箫吹、龙吟一曲。
闲开笑口,牛山佳会,更簪黄菊。
付与新声,细商宫徵,缓催丝竹。
但司勋老矣,青楼梦好,倩何时续。
窗语塔铃,酒携竹所,净洗缁衫尘雾。
探春杨柳白堤阴,更徘徊、段家桥堍。醒吟醉舞。
每欲伴、流莺共住。少年时,问买舟偕隐,湖山应许。
心期误。十载浮踪,自过巴峡去。
劫灰飞处不堪寻,画图中、几行烟树。蘋洲旧句。
料清夜、挑镫重赋。漏沈沈,滴尽檐花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