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纹芝篆绿侵坳,避暑轩棂豁且庨。
每对南风思舜曲,从知大地总羲爻。
有源活水成琴弄,不尽青竿杂佩敲。
愧我未探书径路,拟将吟兴自今抛。
苔纹芝篆绿侵坳,避暑轩棂豁且庨。
每对南风思舜曲,从知大地总羲爻。
有源活水成琴弄,不尽青竿杂佩敲。
愧我未探书径路,拟将吟兴自今抛。
这首诗描绘了讨源书屋内景致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融合。首句“苔纹芝篆绿侵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书屋内部的自然景观,苔藓与芝草交织的绿色蔓延至低洼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避暑轩棂豁且庨”一句,通过描述轩窗的开阔与宽敞,暗示了书屋不仅环境宜人,更是一个心灵得以舒展的空间。
“每对南风思舜曲,从知大地总羲爻”两句,诗人借南风之喻,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哲学思考。这里,“舜曲”象征着古代圣贤的音乐或教诲,“羲爻”则代表了《周易》中的卦象,寓意着自然法则与人类智慧的结合。
“有源活水成琴弄,不尽青竿杂佩敲”描绘了书屋内流淌的活水源源不断,如同琴声悠扬,而青竹与玉佩的交错碰撞,则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与碰撞,激发灵感与创造力。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元素与人文活动相结合,展现出书屋不仅是学习与思考的场所,更是精神与物质世界交融的象征。
最后,“愧我未探书径路,拟将吟兴自今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深入探索书屋知识宝藏的遗憾,以及决定从此以后将更加投入于诗歌创作的决意。这种自我反思与决心,体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对艺术表达的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讨源书屋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知识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
不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
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
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