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琯吹葭已应灰,字题春帖手斜裁。
震司木德三阳泰,律协条风一气回。
鸾辂忆陪趋御苑,燕钗曾赐出宫醅。
文园多病归田早,鬓影东风看野梅。
玉琯吹葭已应灰,字题春帖手斜裁。
震司木德三阳泰,律协条风一气回。
鸾辂忆陪趋御苑,燕钗曾赐出宫醅。
文园多病归田早,鬓影东风看野梅。
这首明代诗人刘炳的《丁夘立春简蔡宗文昆季》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玉琯吹葭已应灰”以古代计时器“玉琯”和初春葭草灰烬象征冬去春来,时光变迁。次句“字题春帖手斜裁”则写诗人亲手书写春联,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
“震司木德三阳泰”运用天文和五行理念,描述春天木气当令,万物复苏,三阳(太阳运行至黄道三个阳爻)象征吉祥。“律协条风一气回”进一步描绘春风和煦,气温回升,万象更新。
“鸾辂忆陪趋御苑”回忆过去在宫廷中陪伴皇帝的时光,表达对往昔荣光的怀念。“燕钗曾赐出宫醅”提及珍贵的赏赐,暗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文园多病归田早,鬓影东风看野梅”以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自比,因身体状况不佳而早退田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以及在春风中欣赏野梅的闲适心情。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对新春的喜悦,也有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淡然。
平生见流水,见此转留连。
况此朱门内,君家新引泉。
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
与君三伏月,满耳作潺湲。
深处碧磷磷,浅处清溅溅。
埼岸束呜咽,沙汀散沦涟。
翻浪雪不尽,澄波空共鲜。
两岸滟滪口,一泊潇湘天。
曾作天南客,漂流六七年。
何山不倚杖,何水不停船。
巴峡声心里,松江色眼前。
今朝小滩上,能不思悠然。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
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
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