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
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
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花市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春晚风暖、锦城花开和游人嬉戏等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这几句通过“春晚”、“风暖”和“花满”三个词语组合,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生机勃勃的夜晚场景。“狂杀”一词用来形容游人的热情与众多,这里有着力度和夸张的手法,用以表达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赞叹。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 这几句则描写了贵族或官宦之类的人物,他们乘坐豪华马车,在花间漫游,寻找景致。“玉鞭金勒”象征着高贵和富丽,“驰骤轻尘”则形容马车奔驰时扬起的细小尘土,表现了他们不愿错过美好光阴的心情。
"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这几句通过“翠蛾”一词传递出柔和而细腻的意象,而“临邛酒”则是古代著名美酒,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饮酒畅谈的向往。“纤纤手”形容女子的双手细长,“拂面垂丝柳”则描绘了一幅春夜宴饮中,女子以柳枝轻拂脸颊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细节的捕捉。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最后几句描写了夜深人静之际,诗人归途的心境。“烟里钟鼓”给人以朦胧、梦幻之感,“正是黄昏”则明确指出了时间点,而“暗销魂”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
日日思亲未拜亲,何时乞我自由身?
同来客子送归尽,更送後来无数人。
不信东皇也有私,如何偏宠杏花枝。
於中更出红千叶,且道此花奇不奇。
只道横枝春未回,又疑不肯犯寒开。
逢人问讯花消息,不识江梅只蜡梅。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
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
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
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
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
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
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
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後精神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