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游未归,夜坐停针语。
孤月正当窗,再拜陈雕俎。
菱角两头纤,莲子中心苦。
特底见风流,蜡泪纵横处。
薄情游未归,夜坐停针语。
孤月正当窗,再拜陈雕俎。
菱角两头纤,莲子中心苦。
特底见风流,蜡泪纵横处。
这首诗名为《生查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汪东所作。诗中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一种深情而无奈的情感。"薄情游未归",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游子的思念,暗示其情感的单薄和等待的漫长。"夜坐停针语",通过夜晚静坐、停止织布的动作,进一步渲染出寂寞与期待的情绪。
"孤月正当窗,再拜陈雕俎",借月光的孤独映照室内,女子对着窗户行再拜之礼,仿佛在向月亮祈祷或倾诉心事,同时提及的"雕俎"可能象征着精致的礼物,表达了对游子的深深挂念。
"菱角两头纤,莲子中心苦",运用了象征手法,菱角的两端尖锐,比喻女子内心的敏感和痛苦;莲子的苦涩则寓言了爱情的辛酸。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深化了情感的内涵。
最后两句"特底见风流,蜡泪纵横处",揭示了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与脆弱,"特底"即特别之处,"风流"在此处可能指情感的流转,"蜡泪"则形象地展示了女子因思念而落下的泪水,纵横交错,凄美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寂静夜晚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词中常见的闺怨主题。
十月二日君生辰,菊有黄花霜露新。
汉朝既须召贾马,嵩岳岂徒生甫申?
众瞻云霄黄鹄举,自爱江海白鸥驯。
乌丝昼临峄山刻,银笺夜制吴宫春。
政尔扬舲海潮上,忽然煮茶溪水滨。
啭枝幽禽语留客,搀腊野梅开向人。
苍生却问谢安石,白首可同郑子真?
友道非细故,乃在人伦中。
取友以辅仁,庶几反淳风。
损友不可亲,益友宜与同。
匪资共笑语,实赖相磨砻。
取友不失人,德义日以充。
所以君子心,此道尤敦崇。
一日不获见,使我忧忡忡。
槿心但朝暮,桂性宜春冬。
陈雷与管鲍,令誉垂无穷。
爰作取友诗,于以告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