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春》
《中春》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0)
注释
轻:轻轻地。
挨:靠近。
残花:凋谢的花朵。
香:香气。
簌簌:形容香气飘落的声音。
旋:迅速。
剥:剥开。
新笋:新生的竹笋。
白纤纤:洁白且细长。
伤春:因春天即将过去而感伤。
煮笋:烹煮竹笋。
买春酒:购买庆祝春天的酒。
短褐:简陋的衣服。
破碎:破旧。
人家:人家,这里指普通人家。
嫌:嫌弃。
翻译
轻轻地靠近残败的花朵,香气飘落纷纷
迅速剥开新鲜竹笋,洁白如玉的嫩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抒发了对春天的无限情感和淡淡哀伤。"轻挨残花香簌簌"一句,把握住了花朵在春风中摇曳、散发出最后香气的情景,通过“簌簌”这个拟声词,使人仿佛能听见花瓣落下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脆弱和短暂。紧接着,“旋剥新笋白纤纤”则展现了诗人对新生事物的关注与喜悦,新长出的竹笋被剥开,露出洁白如丝般的内层,这是生命力极强的象征。

“伤春煮笋买春酒”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春天易逝的哀愁。春天来临时,人们常常通过煮食新鲜竹笋、品尝美酒等方式来珍惜与庆祝这个季节,但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感伤。

最后,“短褐破碎人家嫌”一句,则抒写了生活中的点滴琐事,短袖和褐衣在当时是农民常穿的衣服,现在却因为年久失修而破旧,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着社会对贫困者的冷漠与嫌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欣赏,对生活苦涩的体验,以及对时间易逝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次王苍雪韵五首·其二

茜溪春日净晖晖,胡蝶双双上客知。

流水桃花聊避世,沧江鸥鸟自忘机。

迢迢魏阙江湖远,渺渺吴云日夜飞。

官事有程归未得,南风吹老北山薇。

(0)

儿子木蒙恩释屯种而归诗以志喜

老乌失孤雏,噭号鸾台前。

鸾鸣彻九渊,德泽降自天。

铁笼放雏归,渴饮剑井泉。

井泉非不甘,饮之不下咽。

念我老病乌,肺肝烟火然。

反哺知几时,骨肉且生全。

牖户尚绸缪,羽衣复褊褼。

众鸟喜声集,卉木回春妍。

援笔纪离合,执徐洪武年。

(0)

四月二日林自■城归写呈迁居诗四首因以述怀并记时事·其二

六幅蒲帆带雨开,■城艇子过湖来。

老妻正倚门前树,雪色杨花覆绿苔。

(0)

申仲义录事杭州来议论慷慨风节可喜作此以赠

客来试问钱塘事,冠盖都非旧日人。

尚喜西湖堪种菊,不知东海欲扬尘。

手题王粲《登楼赋》,头戴陶潜漉酒巾。

如此江山如此客,政须倾倒洞庭春。

(0)

琼花行送盛克明教授归维扬

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

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

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

(0)

写墨竹一枝

为君粘笔写筼筜,数尺新捎绿粉香。

持向西窗听夜雨,高情浑似对潇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