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申病中作》
《庚申病中作》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六十三年忧患乡,人言晚景尚悠长。

不知气郁致痰厥,忽尔异證生微茫。

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

今将累日未痊愈,自知不善摄养贻天殃。

头目昏眩手足不能动,偃然一榻殊徬徨。

光摇两目皎无寐,汗流四体痛欲僵。

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

人生修短固定数,不必以此萦吾肠。

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

平生踪迹等一梦,未必可保风灯光。

儿女满前无顾恋,家山何许莫思量。

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

宁神定虑听造物,至此收拾甘归藏。

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ēngshēnbìngzhōngzuò
sòng / céngbǎi

liùshísānniányōuhuànxiāngrényánwǎnjǐngshàngyōucháng

zhīzhìtánjuéěrzhèngshēngwēimáng

cāoxiūsuìrénzhě寿shòuzhìliáobèifèizhīliáng

jīnjiānglèiwèiquánzhīshàntiānyāng

tóuhūnxuànnéngdòngyǎnránshūpánghuáng

guāngyáoliǎngjiǎomèihànliútòngjiāng

zòngránwèizhìhuànhuàwéikǒngfèinánānqiáng

rénshēngxiūduǎndìngshùyíngcháng

zhīyǔndàifēnghángēnběnānnéngdāng

píngshēngzōngděngmèngwèibǎofēngdēngguāng

érmǎnqiánliànjiāshānliáng

shìfēishīgōuduànwànshìjìnzhīwàng

níngshéndìngtīngzàodàoshōushígānguīcáng

ménqiánfēngyuèzhèngqīnglǎngdàoyōngshāng

注释
忧患:忧虑和困苦。
晚景:晚年生活。
痰厥:因痰阻引起的突然昏厥。
操修:品德修养。
仁者寿:有仁德的人寿命长。
摄养:保养身体。
徬徨:犹豫不决,迷茫。
幻化:死亡。
修短:寿命长短。
风寒:寒冷的天气。
根本弗固:根基不稳固。
遗忘:忘记。
翻译
六十三年的忧虑岁月,人们常说晚年生活还很长。
却不知情绪压抑导致痰厥发作,突然间病症模糊显现。
未能遵循仁德的人难以长寿,治疗起来花费医术良方加倍。
如今病痛缠身多日未愈,自己深知疏于保养会招致天灾。
头昏眼花手脚无力,躺在床上无比迷茫。
月光照亮双目却无法入眠,汗水湿透全身疼痛难忍。
即使未至生命尽头,也怕疾病拖累难以坚强。
人生长短本由定数,无需为此忧虑牵肠。
如同枝叶在风寒中凋零,根基不稳怎能抵挡。
一生经历如一场梦,未必能保长久安宁。
儿女环绕却无牵挂,家乡何处不再思念。
是非得失都已放下,万事皆忘心中坦荡。
静心聆听造物安排,至此我愿安心归隐。
门外风月依然明亮,接到符咒离去又有何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忧虑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自己疾病的描述,展示了身心的痛苦,以及对于健康和寿命的担忧。

“六十三年忧患乡”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年龄和所处时代,"忧患"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不安。接着,“人言晚景尚悠长”显示出社会对老龄健康的一种普遍看法,但这与诗人本身“气郁致痰厥”的实际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疾病带来的突如其来和难以预料的打击。

“不知气郁致痰厥”等句,则细腻地描绘了病痛的具体感受,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艰辛。"操修弗遂仁者寿,治疗倍费医之良"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和医疗的深切关注。

“今将累日未痊愈”以下几句,则是对自己病中感受的生动描绘,通过对头目昏眩、手足不能动等症状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无力感。"纵然未即致幻化,惟恐废弃难安强"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可能的结束的担忧。

“人生修短固定数”一句,是对人生寿命有限这一事实的深刻认识,而"不必以此萦吾肠"则表达了诗人对待命运的一种超然态度。"枝披叶殒待风寒,根本弗固安能当"这两句,则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比喻,强调了无常的主题。

“平生踪迹等一梦”以下几句,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去和将来的一种总结与放下。"儿女满前无顾恋,家山何许莫思量"则表达出诗人对家庭和个人事务不再挂念的态度。而"是非得失一勾断,万事尽付之遗忘"则是对世间纷争的一种超脱。

最后,“宁神定虑听造物,至此收拾甘归藏。门前风月正清朗,符到即去庸何伤”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对自然界的顺应,以及对于生命结束时的平和接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疾病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面对生死、健康与寿命问题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次高进之生辰韵

老夫初度元正节,六十三回月廿三。

白发欺人不可奈,青山对酒欲辞酣。

元从识字先知一,未到通方解指南。

径躐寸阶今未敢,家徒四壁早能堪。

心香一瓣惟宣父,赘学千岐断晦庵。

归老幸逢新化理,迂疏未悔腐儒谈。

晴檐映日黄绵煦,阴磴扪萝玉佩毵。

苍柏转深霜后色,红蕉暗结雨中甘。

层峰浥浥初融雪,绝巘霏霏欲上岚。

斗正尧天开泰运,尘清瀚海罢征骖。

从伶且止南飞奏,听与吴农赋八蚕。

(0)

除夕望三儿不至·其二

仲冬初日报行期,任尔留连是到时。

行说坐思缘有报,当时犹恨报来迟。

(0)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其六

六月吴江锦作天,青蒲绿柳间红莲。

渔郎日见不知爱,空在江边住百年。

(0)

次韵石东滹都宪咏台中松竹二首·其二

抚遍檐松偃蹇枝,小窗惊见玉参差。

却看尘土无容地,似与琴尊有素期。

声散午风醒客梦,影分凉月动吟髭。

虞庭正议箫韶事,莫遣伶伦左右知。

(0)

送陈经历奉表留都兼简秋闱诸君子·其一

宦薄身清职事閒,每蒙骑马扣柴关。

朝来喜色盈眉宇,又向金陵饱看山。

(0)

题公勋水仙扇面

到家花正发,别路梦先知。

月落西湖上,何人共赋诗。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