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沙上人,初疑双白鹭。
忽闻横笛音,寥亮江天暮。
迢迢沙上人,初疑双白鹭。
忽闻横笛音,寥亮江天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音乐的独特感悟。
首句“迢迢沙上人,初疑双白鹭”,诗人站在沙滩上,远处的人影在视线中渐渐清晰,初时误以为是两只翩翩起舞的白鹭,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忽闻横笛音,寥亮江天暮”两句,随着一阵悠扬的笛声传来,打破了先前的宁静,笛音在黄昏的江面上回荡,显得格外清脆明亮。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暗示了情感的波动与心灵的触动。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人与白鹭的相似,再到笛声的引入,形成了一种由静到动、由远及近的艺术效果,使得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诗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与情感共鸣。
清渊下无际,落日回风澜。
凛然毛发直,敢以笑语干。
坡陀百尺台,葱翠万木蟠。
惊飙振积叶,清霜作朝寒。
水旱或有差,精祷神其难。
鱼龙同一波,信有水府宽。
向来三日雨,赖子一据鞍。
何以报嘉惠,寒瓜荐金盘。
万口待一饱,归卧神其安。
犹须雪三赤,盛意莫得阑。
灯前月下嬉游处。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
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
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归去。
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乐府初翻新谱。
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
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休诉。
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
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
主人烧神议已决,知我此意遽见从。
秋衣初缝惜不得,急典三百新青铜。
怜渠亦复解人意,来宿庭树不待笼。
狐狸熟睨那敢犯,萧萧清露和微风。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梃无复须元戎。
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
老夫抱病气已索,赖汝豪壮生胸中。
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当册司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