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白发早萧萧,故旧胥台半已凋。
庑下即今闻举案,市中谁复忆吹箫。
三冬湖橘初开树,八月江鲈渐上潮。
挂绿比年风雨妒,几时林里得相邀。
吾生白发早萧萧,故旧胥台半已凋。
庑下即今闻举案,市中谁复忆吹箫。
三冬湖橘初开树,八月江鲈渐上潮。
挂绿比年风雨妒,几时林里得相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张畏岩进士归吴门兼怀孙赤崖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老友离别的感慨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吾生白发早萧萧,故旧胥台半已凋。”以“白发”和“萧萧”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的形象,同时感叹老朋友中已有大半离世,流露出岁月无情、人事变迁的悲凉之情。
颔联“庑下即今闻举案,市中谁复忆吹箫。”通过“举案齐眉”的典故,暗示了昔日好友相聚的美好场景,而“市中谁复忆吹箫”则反问现今是否还有人记得那些欢乐时光,表达了对往日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颈联“三冬湖橘初开树,八月江鲈渐上潮。”转而描写自然景象,以“湖橘”和“江鲈”为意象,既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也暗喻着人生的流转和时光的流逝。
尾联“挂绿比年风雨妒,几时林里得相邀。”以“风雨妒”比喻外界环境的阻隔或内心的忧愁,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重聚的心情,但又意识到这可能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期待交织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老友离别的哀伤,也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思考。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流水溶溶。
大德庚子春,生我及此公。
同庚复同道,同游金芙蓉。
穷途事多违,志愿始不同。
公葺芰荷衣,长啸栖丹峰。
赋诗杂风骚,屈宋或可宗。
字画尤俊健,下笔侪王钟。
颠张与醉素,岂敢称书工。
从容笑语间,已足惊儿童。
况负此二长,尽可开盲聋。
奈何知者寡,栖栖叹无逢。
我抱七尺躯,混迹尘埃中。
开口谈世事,吐气如长虹。
性僻多忤物,世俗似不容。
拂衣青山下,浩歌乐无穷。
长琴弹夜月,短笛吹天风。
无可无不可,岂复忧穷通。
公今已下世,年寿胡不丰。
我老天地里,岿然成一翁。
平生袜线才,愧乏补报功。
同生不同归,又复异始终。
出处了莫齐,叹息天宇空。
《挽琳荆山上人》【元·叶颙】大德庚子春,生我及此公。同庚复同道,同游金芙蓉。穷途事多违,志愿始不同。公葺芰荷衣,长啸栖丹峰。赋诗杂风骚,屈宋或可宗。字画尤俊健,下笔侪王钟。颠张与醉素,岂敢称书工。从容笑语间,已足惊儿童。况负此二长,尽可开盲聋。奈何知者寡,栖栖叹无逢。我抱七尺躯,混迹尘埃中。开口谈世事,吐气如长虹。性僻多忤物,世俗似不容。拂衣青山下,浩歌乐无穷。长琴弹夜月,短笛吹天风。无可无不可,岂复忧穷通。公今已下世,年寿胡不丰。我老天地里,岿然成一翁。平生袜线才,愧乏补报功。同生不同归,又复异始终。出处了莫齐,叹息天宇空。
https://shici.929r.com/shici/j7z7wFSe.html
我出何所适,行吟对清晖。
著我烟霞屐,制我芙蓉衣。
天风扶瘦策,山云锁幽扉。
下同麋鹿游,上与猿鹤飞。
小草陈野色,幽花发馀辉。
无一不自得,深愧畴昔非。
嗟彼世网中,对面触祸机。
樽俎潜鸩毒,笑谈杂嘲讥。
甘心陷危辱,畴能察先几。
世缘吾已断,世好吾已微。
惟有金华峰,相看不曾违。
荣华虽足贵,林泉不如归。
去去不复返,永食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