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其一》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

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

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

谁谓溪坡远,能来社与岑。

(0)
翻译
高高的楼层无障碍,小路曲折穿过树林。
竹林密集催促着山色变暗,松树摇曳让过客思绪纷飞。
在空荡的屋子里弹琴读书感觉清凉,寺庙的钟鼓声在幽深的坊间回荡。
谁说溪边山坡遥远,这里也能邀请朋友聚会,享受宁静。
注释
层轩:高楼。
无碍:无障碍。
石:石头。
支径:小路。
曲穿:曲折穿过。
竹密:竹林茂密。
山暮:傍晚的山色。
松摇:松树摇动。
客吟:过客的吟唱。
琴书:弹琴读书。
虚室:空荡的屋子。
冷:清凉。
钟鼓:寺庙钟鼓。
净坊:清净的寺庙。
深:幽深。
溪坡:溪边山坡。
远:遥远。
社:聚会。
岑:寂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寺庙图景。开篇“层轩无碍石,支径曲穿林”写出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行于密布的树木之中,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邃的氛围。接着“竹密催山暮,松摇乱客吟”则是通过竹林和松枝随风摇曳的声音,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游人在此沉思的意境。

中间两句“琴书虚室冷,钟鼓净坊深”,展示了寺庙内外的宁静与庄严。琴声和书卷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与空旷的房间形成对比,而清脆的钟声和沉稳的鼓点则衬托出佛堂的纯净与深邃。

最后两句“谁谓溪坡远,能来社与岑”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或知己能够不畏远途而来访的欣喜之情,以及对共同参与某种集会或活动的期待。这里的“社与岑”可能指的是山中的聚会地点或是特定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语言醇熟,意境深远,通过对山中寺庙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和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送陈云崖游三衢

吟得诗成若等闲,为吾开尽锦囊斑。

不专瘦岛元和末,要且长城大历间。

帆入乱潮随涨水,帽冲残雪度危山。

从今便少春游伴,才过新正可得还。

(0)

孙季蕃故居

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怀。

梦残秋雨寺,魂散夕阳街。

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

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0)

春怨

极浦蘋花白,空壕兰萼红。

伤心城上燕,飞入馆娃宫。

(0)

思归·其一

闹里看山不识真,偶来轩槛振衣尘。

诸峰便觉移相就,分付春风欲去人。

(0)

夏日游太湖·其二

气逼梅天溽,衣沾溜雨篷。

暗潮留地灢,阔水架天风。

黯黑初星出,颠狂一瓠空。

孙翁无片纸,说得五湖同。

(0)

点绛唇·其三赴池阳郡会,坐中见梅花赋丁亥九月己丑

踏白江梅,大都玉斫酥凝就。雨肥霜逗。

痴了闺房秀。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君知否。

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