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流水溶溶。
灵均不信,木末搴芙蓉。徒自洁,好奇服,芰荷缝。
看心胸。霁月光风。
似爱莲叟,云难狎,应亦未观,林下淡丰容。
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
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男色昌宗。失昌丰。
访平泉记,奇草木,惟赤柏,与金松。
岷岭导江,浩浩发临邛。进吴侬。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
堪怅恨,风与雨,苦相攻。
怕学琼花不坠,潜飞去,地上无踪。
柰明朝酒醒,空对夕阳春。流水溶溶。
这首元代姚燧的《六州歌头·赋木莲花》是一首咏物词,以木莲花为题材,借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哲思。词中,作者以屈原的典故开篇,暗示木莲花的高洁品质,如同屈原采摘芙蓉,追求清白。接下来,词人赞美木莲花的心胸开阔,如明月清风,又将其比作隐士爱莲,强调其淡泊名利的风度。
词中“坐荫高花十丈,身疑在,玉井三峰”描绘了木莲花生长环境的优美,仿佛身处仙境。然而,“甚东皇遣与,桃李斗春浓”则表达了对木莲花被赋予与桃李争艳命运的惋惜,暗示其孤独和不易被人欣赏。
“男色昌宗”可能暗指木莲花的男性化特征,而“失昌丰”则可能表达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随后,词人提到“平泉记”中的珍稀草木,将木莲花与其他名贵植物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其独特性。
“万里江南北,行欲遍,未曾逢”表达了对木莲花难以寻觅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最后,词人感叹木莲花的命运多舛,担心它像琼花一样消失无踪,只能在酒醒后面对夕阳春水,留下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木莲花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事物被忽视或误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