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
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
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赋得有所思》。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首句“所思何在杳难寻”,便以一个问题开启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一种对于遥远且难以企及之物或情感的追寻与渴望。“路远山长水复深”则进一步描绘出这种追寻过程的艰辛和迷茫。
第三句“衰草满庭空伫立”,诗人通过对衰败草木的描写,展示了一个荒凉而孤寂的场景,这种环境反映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种静谧中带着哀伤的情绪。而紧接着的“清风吹袂更长吟”,则是诗人在这种氛围中所产生的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之感,通过吟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两句,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酒和音乐来暂时忘却烦恼、寄托哀愁的情感。这里的“青田酒”和“绿绮琴”,不仅是物质上的依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中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
最后,“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则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与浮动云彩交织的画面,这种自然景观的变幻无常,与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哀伤感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世界,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草木秋始繁,黄碧照篱落。
虽云各有时,意绪终索莫。
老人固多感,对此聊命酌。
风霜肃万物,过雁在寥廓。
吾当识其大,微物不足托。
何以豁旷怀,短章可时作。
君不见塞上失马翁,马去安知不为福。
又不见新丰折臂翁,臂废身全老乡国。
陆翁多难类两翁,著书满屋身愈穷。
十年力耕遇水旱,老不能耕年始丰。
人言翁穷可闵笑,霍食鹑衣天所料。
翁方自谓实幸民,对人抱膝惟清啸。
即今群公佐明主,长剑拄颐来接武。
向非老病又不才,纵欲归休宁见许。
大风从北来,汹汹十万军。
草木尽偃仆,道路暝不分。
山泽气上腾,天受之为云。
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鼋。
朝暗翳白日,暮重压厚坤。
高城岌欲动,我屋何足掀。
儿怖床下伏,婢恐坚闭门。
老翁两耳聩,无地著戚欣。
夜艾不知雪,但觉手足皲。
布衾冷似铁,烧糠作微温。
岂不思一饮,流尘暗空樽。
已矣可奈何,冻死向孤村。
今年入梅日,云脚垂到地。
芬香小麦麨,展转北窗睡。
甲夜闻雨声,起拜造物赐。
三登于此卜,一饱可坐致。
语儿高尔囷,戒妇丰尔馈。
击壤歌太平,门无督租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