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醮偶感》
《建醮偶感》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祭鬼供神款客疲,富家难度况贫儿。

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建醮偶感》由清代诗人陈维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祭鬼供神款客疲”,描绘了人们为了祭祀鬼神和款待客人而劳心劳力的情景。这里的“款客”不仅指物质上的招待,也包含了精神上的慰藉,但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疲惫和辛劳。

次句“富家难度况贫儿”,对比了富人与穷人的境遇。即便是富有的人家,面对祭祀和款待客人的繁琐事务,也感到难以承受,更何况是生活困顿的贫苦人家呢?这句话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穷人面临的更加严峻的生活压力。

后两句“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人们连最基本的衣物都无法维持,不得不将衣物典当以换取生活所需。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无论是神灵还是客人,都对他们的苦难视而不见,无法给予实质的帮助。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以及底层人民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孤独中的挣扎。

整体而言,《建醮偶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切同情和批判。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奉广东藩司送东墅兄义官冠带赋诗归庆

甲子流年五十三,行藏东北又西南。

太平世界生来幸,淡泊田园分且甘。

纱帽不曾嫌白发,锦衣偏觉胜青衫。

何时共把陶潜菊,弟劝兄酬酒正酣。

(0)

题画

六桥桥畔春光早,十里琼花夹瑶草。

人向仙山信马蹄,马蹄未到春先好。

画船东去复西来,诗思绵绵岂易裁。

试问涌金门外柳,今年青眼为谁开。

(0)

送丁德淳省郎致政还丰城三首·其二

剑江有前辈,高谊重儒绅。

明日耆英里,添君是几人。

(0)

送潮阳翁宪副存道之任湖广

又从湖北作分司,千里兵民属指麾。

已喜清风随使节,旋祈甘雨及边陲。

交游有道君无忝,供奉无能我自衰。

早晚石门容我去,岁寒心事复重期。

(0)

送洗侍御汝实归养

殷勤将母疏三篇,锡类皇恩下九天。

试问彩衣初着日,何如豸史未归前。

平生忠孝能兼足,浮世功名尽让先。

安得板舆随白发,共来京国庆尧年。

(0)

宿迁阻水

漫将书剑逐流年,向晚移舟舣宿迁。

纹皱浪中风欲动,光穿篷底月高悬。

心随客路秦淮远,目极乡园庾岭边。

萍迹何堪久留滞,旧游尘梦苦相牵。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