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三》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曾向西都陪白社,同为御史带乌纱。

盘筵真率无多品,歌舞相参作一家。

连日赏穷伊阙寺,乘春看尽洛阳花。

那知遥作终天别,不预乡人挽葬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鲜于谏议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逝去友情的哀悼。

首句“曾向西都陪白社”,诗人回忆起与鲜于谏议在西都共聚白社的情景,白社是古代文人雅集之所,此处暗含了两人志趣相投、友谊深厚的背景。接着,“同为御史带乌纱”一句,点明了两人曾经共事的身份,御史是古代官职,乌纱帽则是其标志性的服饰,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作为同僚的亲密关系。

“盘筵真率无多品,歌舞相参作一家”两句,描绘了聚会时的场景,盘筵上菜肴虽不多,但大家心无芥蒂,以歌以舞,如同一家人般亲密无间,体现了友情的真挚和融洽。

“连日赏穷伊阙寺,乘春看尽洛阳花”则展现了两人共同游览的欢乐时光,连日赏玩伊阙寺,春天里遍览洛阳的繁花似锦,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了友情的见证。

最后,“那知遥作终天别,不预乡人挽葬车”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原本以为可以长久相伴,却未曾料到会有天各一方的结局,连参加葬礼的机会都没有,字里行间充满了遗憾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去友情的感慨,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友情、生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奉同范景仁宋次道太常致斋韩廷评见过阍人不时内韩去乃知为诗谢之

端居太常署,寒日淡孤清。

取酒呼诸友,谈笑方纵横。

韩君士林秀,四海依高名。

家袭钟鼎贵,身无簪组萦。

逍遥风尘外,万物秋毫轻。

未尝妄过人,所过以为荣。

如何枉玉趾,及门失相迎。

主人岂傲客,事有迷误并。

追延既不及,相视徒嗟惊。

威凤顾脩梧,不下还孤征。

景星欻呈彩,旋有流云生。

灵物固难睹,俗眼真不明。

投谢有何物,珉石从双琼。

(0)

闲燕亭

吏治正倥偬,夫君何燕闲。

茧丝既云寡,符移皆可删。

印封从事散,蹑屐升东山。

放杖坐危亭,清啸出云间。

无私席宾少,忘机林鸟还。

野人瞻翠微,稽首双眉斑。

(0)

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都门路

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

独怜道傍柳,惨淡少颜色。

(0)

花庵诗寄邵尧夫·其一

洛阳四时常有花,雨晴颜色秋更好。

谁能相与共此乐,坐对年华不知老。

(0)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縠成纹日光彻。

寒声淅沥入肝髓,乱影彯萧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东周回百步宽。

碧颇梨色湛无底,想象必有虬龙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抱泉张远势。

岸旁脩竹踰万竿,飒飒长含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列左右,王屋太行来掌前。

昔为孔氏悬泉庄,岩洞犹存荆棘荒。

到今其下多怪石,熊蹲豹攫争轩昂。

嗟予归来苦不早,汨没朝市行欲老。

扪萝蹑屣须数游,筋力支离难自保。

(0)

赏花钓鱼二首·其二

日丽芙蓉阙,春荣太液波。

苑门鸣玉集,辇路翠华过。

芳树周阿密,嘉鱼在渚多。

浮英入樽斝,颁首出蒲荷。

人乐熙熙德,臣赓旦旦歌。

万生同鼓舞,相与醉天和。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