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正倥偬,夫君何燕闲。
茧丝既云寡,符移皆可删。
印封从事散,蹑屐升东山。
放杖坐危亭,清啸出云间。
无私席宾少,忘机林鸟还。
野人瞻翠微,稽首双眉斑。
吏治正倥偬,夫君何燕闲。
茧丝既云寡,符移皆可删。
印封从事散,蹑屐升东山。
放杖坐危亭,清啸出云间。
无私席宾少,忘机林鸟还。
野人瞻翠微,稽首双眉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闲燕亭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吏治正倥偬”一句表明朝廷公务繁忙,但“夫君何燕闲”则显示诗人司马光自己却悠然自得,无忧无虑。这与他在政治上不得志,退隐田园的生活状态相呼应。
“茧丝既云寡,符移皆可删”二句,通过对官印和文书处理工作的描写,强调了诗人对于简单、不繁复的生活态度。"印封从事散,蹑屐升东山"则表达了诗人脱离世俗纷争,向往自然山水之美的心情。
“放杖坐危亭,清啸出云间”一句中,“放杖”意指放下手中的权杖,象征着卸下官职的重担;“坐危亭”则是说诗人坐在高处的亭子里,俯瞰着周围的景色;“清啸出云间”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释放。
"无私席宾少,忘机林鸟还"二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情景。"野人瞻翠微,稽首双眉斑"则是说乡间的普通百姓都对司马光这位隐居士大夫表示敬仰,表现出诗人在民间的良好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境。